四位阿姨用宁波老话给大家讲垃圾分类,博得台下阵阵掌声。通讯员供图
台上演员演得乐呵呵,台下观众看得笑呵呵。上周五,一场名为“精彩‘分’呈”的垃圾分类文艺汇演在宁波市天一阁广场揭幕,来自海曙区各街道及企事业单位的16支文艺团队以唱、跳、说、演的形式带来了一场舞台综艺版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海曙区也通过这场汇演,选拔组建了宁波市首支垃圾分类文艺宣传团,为今后开展巡回式宣传活动打造新载体。□通讯员顾东栋张立金报记者陈嫣然
让居民在欢乐的氛围里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我们自己动手,利用废旧纸板做出四个分类垃圾桶。”来自海曙区老年大学的邱娜佳阿姨指着身上的演出服笑着说,“我们四人扮演四个垃圾桶,会和现场的市民互动,提高大家的正确分类意识。”
“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我们发现传统的说教式宣传存在很大的短板。”海曙区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任海芳表示,一方面传统的宣传方式无法保持新鲜感,提升群众参与率和接受率的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年轻群体和上班族的宣教空档期格外明显,常常缺席各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我们希望通过文艺形式推进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促进垃圾分类与市民文化的相互融合,让居民们在欢乐的氛围里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任海芳说。
垃圾分类推广居民户数累计达到126281户
“今年夏天,我们这16支团队就会通过‘流动大舞台’的形式,走街道、入社区、下农村,将垃圾分类知识大餐带给民、乐于民和教于民。”任海芳告诉记者,今年起,海曙区垃圾分类工作将注重城乡同频共振,尤其是在占垃圾量大头的农村地区,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参与率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
自2013年7月,海曙区率先在白云街道的牡丹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模拟运行工作以来,垃圾分类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截至2018年3月底,垃圾分类推广居住小区累计达到236个,居民户数126281户,居住小区分类收集覆盖率为81.38%,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已达90.4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小学校、幼儿园、天一商圈均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城区经验带到农村,垃圾分类“结出了果实”
在取得城区居民小区分类收集覆盖率超八成、全市第一的成绩后,海曙又开始在更广袤的农村做实文章。
“海曙区每天产生1300余吨垃圾,农村地区占了大头。”海曙区城管局负责农村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的毛福东说,眼下,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参与率正是突破垃圾围城困境的有效途径。
今年,全区已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村86个,占全区167个行政村的51.5%,共覆盖农村居民86023户。其中龙观乡、鄞江镇和横街镇的农村垃圾分类率先实现了全覆盖。
现在的横街镇,小到几岁的孩子,大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知道垃圾不能一股脑地全往垃圾桶里倒,而是要按照厨余、其他、可回收、有害垃圾先分类。
“我们镇里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经常会走进村民家中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并根据现场情况打分登记,做得好的家庭到了年中和年末可以换取小奖品。”集士港镇工作人员张琦说,他们试点用一本“绿色账本”激发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城厢镇:现场招聘活动岗位送到“家门口”
拾金不昧地卖菜大妈和龙泉民警一起上演“为钱包找主人”的接力赛
三明至沙县快速通道二期将于明年10月完成主体施工任务!项目进度看这里!
我省183个县(市、区)成立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
收麦子切断手指 高新区交警紧急护送就医
对付最难办的“简单事” 海曙妙招频出
我市召开“弘扬‘最美精神’争做‘最美温州人’”座谈会
衡水二院各病区上午7:30至10:00禁止探视
“煤”改革:“还”偃师蓝天白云
跨越海峡 血浓于水——记南京市首位为台湾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市民
榆社国土资源局:党旗引领促发展 提升服务增活力
镇长姚铸锐带队开展广深高速沿线环境品质提升督导工作
工业投资形势大好 民间投资恢复活力
市农业局圆满完成第三季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任务
小长假首日武汉66万人冒雨扫墓
路边绿化带杂草丛生 绿化养护人员昨天开始修剪
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落实巩固提升中国药都建设成果——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魏志辉
东昌区出台政策创优人才发展环境
坚持绿色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 李伊林前往汉源县前域乡永康村宣讲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
百余幅省内最高水准摄影作品饱眼福 周五前来市群众艺术馆欣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