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撤生活楼层垃圾桶,垃圾分类需要“质变”

《深圳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条例(征求意见稿)》近日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有不少明确而严厉的规定:比如生活区楼层垃圾拟要求撤桶;垃圾分类要纳入单位入职培训,否则后者将面临5万元罚款;按照产生者付费的原则,适时建立生活垃圾按质计价、按量收费制度;对未按照要求投放生活垃圾的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看到这样的规定,许多人恐怕会心头一颤,因为尽管垃圾分类提了很多年,但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依然惯性十足,垃圾分类还没有从认知走向自觉,将家中的垃圾往楼道里的垃圾桶一扔了事,已成为伴随一些人几十年的习惯。
据统计,2017年深圳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8000吨/天,“垃圾围城”已成为包括深圳在内的众多城市所必须直面的难题。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也因此,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建立了成熟的垃圾分类体系。
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推动垃圾分类耗费的时间往往比较长,有的甚至用了几代人的时间。某种意义上,推动垃圾分类,是要改变一种由来已久的习惯,并建立全新的生活方式,这也决定了它是一项不容易实现的系统工程。
而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中国推进垃圾分类未必需要复制既有模式,中国有着自己的国情和制度优势,许多过去认为很难解决甚至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如今都解决了。比如公车私用,比如公款吃喝,比如酒后驾驶,比如机动车后排系安全带、机动车辆礼让行人等等,这些人们眼中的老大难问题,现在都已经或者正在得到化解,在推动垃圾分类方面,中国也完全可以有新的探索和实践。
这些年来,包括深圳在内的许多国内城市都在着手推动垃圾分类,譬如《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已实施数年,但包括生活垃圾“三分法”的分类标准等已不符合当前分类工作推进的需要,很多规则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尽管垃圾分类不断被提及,但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并未发生改变,许多人认为垃圾分类离自己还很遥远,也并没有真把它当回事。
在这次公布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包括生活区楼层垃圾拟要求撤桶,垃圾分类要纳入单位入职培训,以及未按照要求投放生活垃圾的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等等,都是极为具体和硬性的要求,假如条例最终通过并被严格执行,那么势必影响到每一个深圳人。同时,按照产生者付费的原则,建立生活垃圾按质计价、按量收费制度被纳入政策视野,也将对传统观念产生极大的挑战。
推动垃圾分类,是时候有一个“质变”了,这种“质变”的出现需要一些刚性规则的推动,在新规实行初期或许会引发一些不适,但习惯养成后,人们便会发现生活中的可喜变化,毕竟垃圾分类是利在千秋的大事,也与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泗水县:做好医疗和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技术指导
春季预防狂犬病这些事情市民要注意
化州为六百余名候任村(社区)干部“充电”
王国生在宁陵民权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服务大局精准发力促经济转型
拟撤生活楼层垃圾桶,垃圾分类需要“质变”
南航本科生受邀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做报告
清明假期本市实现旅游收入5653万余元
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关于2018年深圳市政府采购有关事项的通知
如何轻松做好留学申请?送给年轻学子3个诀窍
因雪天影响 27日十堰多趟列车临时停运
广饶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四举措做好信访舆情应对工作
国际禁毒日宣传系列活动在荷花镇举行
60%以上出口60多个国家,全球市场占有率65%,桂林这些企业震惊东盟博览会
长沙交警大楼地面停车场建成智慧停车样板工程
双峡湖水库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郯城县红花镇严防死守抓细做实秸秆禁烧工作
寿阳西洛镇段廷村举办 第十届农民文化艺术节
今年来新增10余家可维权上市公司
过去的一周|世界很大,风景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