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市救助管理站:让回家的路不再遥不可及

新春走基层
    天津日报记者 韩雯  临近春节,回家的脚步变得更加急切。然而回家的路,每个人不尽相同,有长有短,对于“迷路”的人来说,更是遥不可及,幸运的是,遇见了救助站工作人员,遥远的回家路也可能近在咫尺。
  昨日一早,记者来到位于西青区大寺镇的市救助管理站,跟随工作人员闫世威开启了一天忙碌的生活。“快过年了,这些受助对象思家的情绪更加强烈,也着急回家,你瞧,这是今天要落实的,要帮助这两个人找到家。” 闫世威拿着受助人员的登记表,认真地看着每一项信息,姓名、年龄、家庭地址……有的姓名显示的是无名氏,有的家庭地址显示的是空白,“我们帮助寻找家的人,大多数是精神疾病患者、智障人员和聋哑人员,他们是说不出家在哪儿的,有的即使填上了家庭地址,也不一定就是他的家。”31年的工作经历,让闫世威练就了一项好本领,那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帮救助对象找家。“望”是观察,观察他们的外貌、身材、长相、衣着、神智等情况;“闻”是听方言、辨口音;“问”是询问基本情况、外出原因等;“切”是在分析辨别的基础上寻找切入点。曾经有一位救助对象,问家在哪?他嘴里不停地说:“张屯、张屯……”在网上搜索全国有好几个省市都有张屯这个地方,到底是哪个地方的“张屯”?闫世威想出了另一种方法,“你家南边的村叫什么?东边的村叫什么?”就这样,受助对象的家一下子有了方向,打电话进行核实,离家出走15年的老人终于有家可归了。
  “这个人说的家庭地址不对,我一会儿去跟他聊聊,争取今年春节让他和家人过个团圆年。” 闫世威说,春节是家庭团聚的节日,对于那些还在寻亲路上的家庭来说,春节也更是他们不愿面对的节日,因为看到别人家团聚,触景生情,带来的是锥心的痛。这几天,站里不仅加大了上街搜寻流浪乞讨人员的力度,对站里的受助人员只要说出与家有关的线索,立刻核实,“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更多的家庭找回团聚的幸福。”
  看着登记表,记者原本以为简简单单打几个电话,就能帮受助人员找到家,但通过随同采访发现,查找过程的曲折是想象不到的──零线索,如何拨开谜团;有家庭地址查无此人;地址对了,亲人搬走了……这些都需要闫世威和他的同事一一克服。在采访时,闫世威的微信铃声响起,拿起手机,是一位老母亲发来的感谢视频,若不是闫世威的仔细观察与询问,若不是救助站其他工作人员连续好几天去火车站排队买票,想必这对失散10余年的母子春节依旧会在思念中度过。
  闫世威说,相比过去,现在帮助受助对象找到家的几率越来越大,过去一年也就能帮助七八十人找到家,去年找到了家的已经突破500多人。一方面是有了互联网,网上寻亲的途径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另一方面得感谢热心市民帮助提供线索。“目前,救助站滞留人员还有300多人,希望他们尽早能和家人团聚,毕竟与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大的幸福。”

如皋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水平
望城:做好以森林公安为主力军的林业执法工作
当涂县引入创新竞拍模式助国有资产大幅增值
湘潭河东第二污水处理厂的三大创新
许志晖调研彭村湖生态建设和周边新农村建设
记者走访市救助管理站:让回家的路不再遥不可及
沙洋县义工秋季运动会举行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即日起,在泉州市就业的港澳台同胞 同等享有住房公积金待遇
永州森林植物园全力抗旱保苗
我市对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进行专项检查 停用消防间距不足气罐
和县举办《宗教事务条例》学习培训会
小车违法未处理数超10条 超24分可“满分办结”
“中国南京智慧公共安全高峰论坛暨智能安防博览会”在南京举行
宿州市城乡规划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巡查包保区域环境问题
人民日报社论:为民族复兴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兰溪倾力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共同体
宿州市卫生计生委卫生执法公告
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八次主席会议
明星点评素人,真人秀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