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河东第二污水处理厂的三大创新


湘潭新闻网6月27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谢雨 通讯员 余杜)历经800多个日夜的奋战,中南地区首个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河东第二污水处理厂日前全线竣工,作为全市重点双修双改项目,河东二污的三大技术创新为湘潭市建筑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参考示范。
河东二污是中南地区首个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工程,对于这个类型全新的项目,产业人勇于探索,攻坚克难。创新一,善于思考,打破传统设计。“河东二污日污水处理量要达到15万吨,设备选取是关键。”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初设计生化池池深为8米,而对应池深8米的鼓风设备功率大、压力高、调节更换点很窄,不仅浪费电能,污水处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为此,项目技术团队与原设计单位多次现场论证,大胆将池深改为6.5米,对应鼓风机电耗总功率由原来1050kw减少为404kw,单设备投资成本就节约了292万元。
创新二,在全省首次启动污泥低温干化技术。“重水轻泥”是我国污水处理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处理污泥,使其无害化并有效利用是世界各国共同重视的一个问题。产业集团河东二污项目团队和海泡石研发中心技术团队一同,就污泥干燥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实现了创新。最终,通过市场调研对比和专家论证,项目建设采用了全省最先选用叠螺机脱水+污泥低温干化技术,污泥处理后含固率可以达到90%,干化后污泥不再臭,便于储存和运输,还可二次使用至新材料行业。
创新三,注重基坑工程细节创新。基坑工程是为整个河东二污项目主体工程安全施工保驾护航的关键性工程,也是影响整个工程造价的重要工程。历经项目部多次论证优化,最终采用基坑上部6米处放坡开挖、下部桩支护的设计,减少了桩及帷幕的长度,与原设计方案全部采用支护桩的方式相比,节约了上千万元造价,值得推广及参考。

“网约公交车” 是多赢之举
三门县农机总站开展收割机操作人员培训
如皋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水平
望城:做好以森林公安为主力军的林业执法工作
当涂县引入创新竞拍模式助国有资产大幅增值
湘潭河东第二污水处理厂的三大创新
许志晖调研彭村湖生态建设和周边新农村建设
记者走访市救助管理站:让回家的路不再遥不可及
沙洋县义工秋季运动会举行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婺源秋景迎来上万“写生大军”
[龙泉驿区]倡导绿色低碳400余名车迷快乐骑行青龙湖
我市对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进行专项检查 停用消防间距不足气罐
和县举办《宗教事务条例》学习培训会
小车违法未处理数超10条 超24分可“满分办结”
“中国南京智慧公共安全高峰论坛暨智能安防博览会”在南京举行
宿州市城乡规划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巡查包保区域环境问题
人民日报社论:为民族复兴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兰溪倾力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共同体
宿州市卫生计生委卫生执法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