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海南通道行主题采访首站走进毕节市:“满树繁花”的交通力量

“向南、南向——四川出海通道行”特别报道
旅游: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复合型避暑休闲旅游转变
好服务
开展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六心”行动
好生态
“五子登科”就是地道的生态保护“毕节造”,全市“由黑变绿”
今年“五一”小长假,川渝粤桂等地的游客沿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进入毕节,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202万人次,同比增长29.88%。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涌入乌蒙山深处的毕节?记者很好奇。
毕节市不断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毕节日报》供图
毕节市旅发委副调研员安黔说,以前毕节也面临着旅游规划建设层次不高、基础设施不配套、产业配套不足等“短板”。后来,毕节以构建全域旅游优质服务体系为抓手,全方位开展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六心”行动,既促进旅游井喷式发展,又让城乡群众获得了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以前,毕节市山高坡陡、地形破碎,造成吃不饱就开荒、开了荒水土便不保的恶性循环。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五子登科”就是地道的生态保护“毕节造”: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配经果林拴带子、坡土种绿肥盖地膜铺毯子、山下多种经营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在此推动下,截至去年底,毕节森林覆盖率达52.8%,全市‘由黑变绿’。”毕节市林业局法规科科长张晓峰表示。
好服务、好生态、大交通带动了毕节旅游业持续井喷,百里杜鹃、韭菜坪等景区花季卖“花”,余下的季节卖“空气”,四季游人不减。如今,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毕节带动农户脱贫增收的支柱型产业,旅游季也成为群众的“挣钱季”。
成贵高铁明年就将开通,届时游客前往毕节变得很快,离开毕节也更快。如何留住游客的脚步?毕节已经开始提前谋划新项目新产品。“比如我们在百里杜鹃景区以避暑季活动为契机,丰富旅游业态,相继推出了彝山花谷彩虹桥、心形观景平台、植物迷宫、玻璃吊桥、索道、风车走廊等新项目,为游客提供了新的游赏场所,景区逐步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复合型的避暑休闲旅游转变。”毕节市旅发委市场推广科工作人员王俊苹透露。
农业:鸡蛋卖到广州 土豆卖到越南
优质产品
推进贵州江楠蔬菜基地、云贵果蔬种植基地等订单农业,整合茶叶、辣椒、经果、畜牧、中药材、粮油等 500 多个农产品资源,打造和提升“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区域公共品牌
毕节开展农产品“泉涌”行动以来,把广东、重庆、东南亚三个市场作为重点目标
“向南、南向——四川出海通道 行”采访组在毕节进行采访
乌蒙山区的贵州省毕节市产什么?土豆、玉米、中药材、茶叶……这些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农产品,却成功打入广州、重庆乃至东南亚市场。去年,毕节仅土豆出口越南就有300万美元。
培育新兴产业,将绿色农产品推向国内乃至国际市场,毕节市商务局紧盯重点目标城市,聚焦市内外市场,推进优质农产品“泉涌”工作。在生产端口的供给上,毕节推进贵州江楠蔬菜基地、云贵果蔬种植基地等订单农业,在贫困户与产业主体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整合茶叶、辣椒、经果、畜牧、中药材、粮油等500多个农产品资源,打造和提升“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区域公共品牌。
毕节开展农产品“泉涌”行动以来,把广东、重庆、东南亚三个市场作为重点目标。抓住广州对口帮扶毕节的机遇,以广州为突破口,开展农超、农批对接,开展农产品展销会,建立广州花都区贵州(毕节)绿色农产品分销中心,深圳海吉星毕节农产品分销中心,在广州江南果蔬批发市场、东莞果利园批发市场等建立农产品专销区等,让出产于毕节的鸡蛋、土豆等农产品销售辐射珠三角市场。仅鸡蛋,在广州市场高峰期一天销量就达300多万枚,销售金额近1000万元。
在毕节看来,毗邻的重庆有着巨大的农产品需求潜力,毕节在重庆双福农贸市场开设了毕节农产品销售档口,以此开拓川渝市场。此举的效应,在去年10月首届乌蒙山片区农特产品交易会上得到展现,四川古蔺、重庆等企业积极参加交易会,既是一个农产品展示的平台,也是合作的开始。
东南亚国家的市场,也是毕节农产品销售的新市场。毕节针对东南亚国家天气炎热,缺少蔬菜等特点,与云南红河河口一些农产品出口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以此推动农产品进入东南亚国家。去年,毕节的土豆出口越南,实现销售收入达300万美元。
“我们毕节的农产品对内瞄准川渝大市场,向南对准广州及东南亚地方,最主要得益于便捷的交通网络,物流车通过农产品绿色通道最快26个小时可以到达广东市场。”毕节市商务局办公室主任华纲说。
产业:金海湖新区建“西部锂都”“中国锂谷”
新兴产业
发展锂电池新能源产业,打造 200 亿级锂电池产业园,金海湖新区正在谋划建成“西部锂都”“中国锂谷”
编制了锂电池发展规划,制定了《锂电池产业链招商黄金十四条》,成立了锂电招商工作队,到深圳、东莞、宁波等地招商
“向南、南向——四川出海通道 行”采访组在毕节进行采访
5月7日,下午5点多,几名工人马不停蹄地将一件件锰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搬上大货车。按照计划,当天,贵州丕丕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要把一车22吨的货发出去。“原计划今天还要发10多吨,但物流太忙,只能往后推。”该公司生产厂长秦泗军说,虽然5条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但产品仍然供不应求。
贵州丕丕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金海湖新区。2017年1月10日,该公司签约入驻新区,三个月后正式投产。去年,该公司完成产值4000多万元,今年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5亿元,而这家公司的员工只有30多人。
秦泗军告诉记者,选择到毕节投资建厂,正是看好金海湖新区对锂电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他们公司的产品,除了销往深圳、东莞等地,还直接供给新区内的企业。“我们是锂电池的上游产品,与同一园区内锂电池生产下游企业无缝链接,大大节约了外销的运输成本等,我们正在与贵航等企业进行洽谈,有望进一步合作。”秦泗军说。
秦泗均所说的“贵航”是指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金海湖新区2015年引进的企业,从事锂二次电池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主管温记告诉记者,去年,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毕节金海湖新区管委会三方合作,成立中国西南先进电池研究中心。通过三方合作,开发先进电池技术,从研发和应用两端着手,把先进电池研发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
发展锂电池新能源产业,打造200亿级锂电池产业园,金海湖新区正在谋划建成“西部锂都”“中国锂谷”。在金海湖新区,像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丕丕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锂电池上下游企业有17家,锂电池产业项目招商引资仍在进行中。
毕节市是农业为主的内陆城市,是如何将新型产业——锂电池产业从东部沿海引进而来?毕节市招商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对口支援建设中,毕节市得到深圳市支持,编制了锂电池发展规划,制定了《锂电池产业链招商黄金十四条》,成立了锂电招商工作队,到深圳、东莞、宁波等地招商,将锂电池的生产企业引到毕节,不断延伸锂电池产业链,产品再销售到深圳等沿海城市。如今,锂电池产业链从金海湖新区已辐射到国内外。
特约记者 孔芒 记者 罗森波 周丽 王宗琪 陈俊宇

亳州:向环境问题说“不” 让碧水蓝天常在
海丰城东整治农贸市场
桥西区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第一季度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例会
杨林桥镇|不等不靠忙修路(图)
一年级新生入学先进行“适应教育”
四川出海南通道行主题采访首站走进毕节市:“满树繁花”的交通力量
婺城区政府举行第29次常务会议
西夏区八小:小小一根绳跳出精气神
临沂颜值路口|兰山路与八腊庙街交会处路口打通啦
在家门口就可得到北京专家诊治
怀疑新车是“二手”又拒绝鉴定 买家5万元定金被车行没收了
越秀区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
大丰志愿者为38名贫困生送“开学礼”
气温升高空调风扇热销
残健携手共建小康 深圳市民“助残日”踊跃向残障人士献爱心
省红十字会来修文开展慰问调研活动
门票集体大降价 民俗活动乐翻天 宝鸡旅游十一最强指南
西京街绿轴景观带建设基本完工
兰溪启动新一轮棚改
2017年,我市慈善善款惠及5万名多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