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邻” 全市6.32万中考考生围着《论语》做文章


6月20日讯(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蒋文艳 吴宁刚)“德不孤,必有邻。”今天上午11:30,武汉市2018年中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备受关注的作文题目随之揭晓,6.32万名考生围着《论语》做文章。
近几年来,武汉市中考语文作文多为材料作文,今年也不例外。今年中考作文材料出自《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并给出文字提示: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要求考生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去年中考作文的材料是本绘本——《鱼就是鱼》,充满童话色彩。今年的材料出自《论语》,六个关键字也不难理解,写跑题的可能性不大,相信大部分同学都不难下笔,好的立意是拿高分的关键。”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学生小李走出考场表情若有所思,坦言此次中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高于四月调考,但对自己所写的作文较有信心。
“题目有深度,有思想,既能体现中考的区分度也让考生有广阔的施展平台。”湖北省优秀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六中上智中学语文教师范文峻认为,“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不仅引领学生关注经典,汲取传统文化精髓,题目本身也渗透着一种道德引领。不少学生会联想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让学生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既可从古代圣贤身上做文章,也可从自身说起写身边的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甚至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合作。
武汉二初、二中广雅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老师们认为,今年中考作文题既具有时代气息,又饱含传统文化的底蕴,体现了教育一贯追求的“立德树人”的核心思想。题目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关注更广阔的生活,充分表达了语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大语文观。这道题给了学生思维和写作的较大空间,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各个层面都可以涉猎。每一个孩子都有话可说,也有利于那些思想深刻、写作功底强的学生发挥。本次作文题观点明确,指向清晰,审题不设障碍,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老师们提出,题目中最要抓住的是“德”,“德”是条件,是源头。因“德”而“不孤”,因“德”而“有邻”,学生厘清了“德”与“不孤”和“有邻”的关系,作文就能体现出思辨性,也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展现其写作水准。学生需以广阔的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石。学生要继续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并与当下生活相结合,且有所思考。学生不应该成为关在象牙塔里的眼界狭隘的人,而应该走出校园,关注社会,思考生活。
责编:刘思

广州高考工作准备就绪 32考点周边临时交通管制
我市重拳整治网络市场乱象
太谷县纪委监委构建“点线面体”工作格局 立体提升审查调查社会效果
扶贫对象做手术急需输血 特警队员为其无偿献血
深圳交警西部大队对养护公司负责人进行约谈
“德不孤,必有邻” 全市6.32万中考考生围着《论语》做文章
乐山市传达学习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暨深化“护根”行动工作推进会召开
市总工会:市总工会获评“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昆明市春蕾少儿基金会累计募集资金2364万元
白龙水厂年底竣工将实现市城区双水源供水
市直属幼儿园首次派位昨举行5所幼儿园现场摇号共派出439个学位
第二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观摩总结会在绵阳召开
文明花开香满园——陵川县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宜章县纪念湘南起义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拉开序幕
娄底经开区召开经济工作会议 王雄出席
青龙县长王殿忠脱贫深入一线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江陵县2018年第二季度工业项目集中签约35.8亿元
潍坊市质监局认真做好省、市级政务服务平台行政许可事项录入完善工作
富乐实验幼儿园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上半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259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