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晨晨 通讯员 王婧 朱楠)昨日,笔者从连云港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获悉,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全市上下将明确各单位具体职责,促进各方工作衔接有序,保护城市文脉,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城市特色,形成推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合力,从而打造出一张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名片。按照规划实施方案,我市有望在2022年12月底前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衡量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尺,是集中体现历史底蕴、承载文化内涵、展示城市精神的最好城市名片。目前,全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3座,江苏省有13座(含3个县级市)。在我省还有连云港、盐城、宿迁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在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只有大连、连云港尚未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说,没有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已成为我市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遗憾。
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条件可以概括为四条: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上曾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及军事要地,或者在近现代发生重要历史事件,或者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集中反映地区建筑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其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要求,一般不低于两条,每条占地面积不低于一公顷,且街区两侧的原始建筑面积超过街区建筑总面积的60%。
目前我市有不可移动文物777处,其中国保单位9处、省保单位28处、市县级文保单位144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596处;“非遗”名录,国家级5项、省级34项、市级196项。中心城区现拥有海州民主路、南城东大街、连云港老街3处历史街区。应当说,我市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文化遗存比较丰富,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备一定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力度,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维修、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整治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据悉,在申报过程中,我市将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进一步保护城市文脉,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城市特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力打造连云港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历史上,我市曾两次筹备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重新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是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构建和谐民生、彰显城市个性的客观需要,是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市可持续、高质发展的战略选择。未来几年中,我市将立足于城市特征,提炼城市价值,明确保护原则和目标;全面系统梳理重点项目,建立完善的规划政策体系和各项工作制度,广泛开展申报宣传活动,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共同打造港城历史文化名城名片。
连平一男孩头卡防盗网 危急时刻消防官兵赶到
市城管执法局认真做好精准帮扶“一户一册一卡”工作
东港区人大代表纷纷开展小组活动
郊区召开十届区委第二十七次常委扩大会议
2018年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十月将在汉举行 顶级赛车手上演“速度与激情”
连云港市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
市公路局召开2018年公路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暨二季度安全例会
聚焦任务补齐短板 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京口环保配合开展沿江八市交叉互查
海盐“四强化”助推放心消费创建工作
瓯海区委书记娄绍光督查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等工作
中船海装椿木营风电项目建设开工
雅安市“扫黄打非”办专职副主任雷华带队调研芦山县基层“扫黄打非”网格化工作
乐山一中林毅校长一行赴大亚湾核电站对接核电模型捐赠事宜
“双12”又杀到眼前 鞍山各商家开始提前预热
共享汽车交通违法该谁处理?谁违法谁处理 不处理不能再使用
大石桥市:“脱贫政策明白纸”助力脱贫攻坚
“两新”党建工作会议召开
市政府召开第二十九次常务会议 张瑞书主持
梅耐雪专题调度退宅还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