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烟王”王四海:种烟就是种金豆


种烟就是种金豆
通讯员 单明海
  6月22日,正是烤烟成熟大好时节,在素有“金叶之乡”之称的宁远县仁和镇,成行成片的烤烟碧浪滚滚,烟叶郁郁葱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王老板,看来今年你又要大发烟财了!”在徐家村王四海的烤烟田里,笔者见到了有着28年种烟历史人称“烟王”的王四海。
  王四海今年50岁,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看上去十分精干。谈起种烟的事儿,他如数家珍,娓娓到来。王四海最早开始接触烟叶种植是在1990年,当时他刚结婚,和兄弟分了家,种了两亩烤烟养家糊口。
  “虽然种植规模很小,但很累很苦,整天围着烟田转,一年也赚不到多少钱。”王四海开始寻找出路。1998年,村里人大多外出打工,导致很多土地抛荒。他把村里50多亩农田全部流转过来种上烤烟,开始了自己的规模化种烟之路。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新闻,一个人种那么多烟,全县都闻所未闻。”说起王四海成为全县首个烤烟大户,与烟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原仁和镇烟草站站长柏建山都由衷的敬佩。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王四海逐步掌握了烟田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摘、智能化烘烤、分级扎把等技术,当年纯收入就有8万多元,成了全县“种烟状元”。
  从50亩、100亩、200亩,随着烟叶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工成了最大的问题。烟叶移栽和烟叶烘烤的时候请不到工人,工价也从最初的每天50元涨到100元,村民们也不再愿意把土地出租给他。2016年,为了让全村人都有钱赚,王四海成立了烤烟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用土地、劳力入股,由他提供产前投入、技术指导、田间管理、烟叶烘烤与分级销售,农户不用投入一分钱,种烟时只需要遵照技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操作,在移栽、打顶、采收结束后按“334”的比例获得收入,不用承担种植风险,一年算下来,农田租金加上投工投劳有1万多元的收入。
  “种烟就是种金豆。”正在田里帮助王四海收割烤烟的村民王友情满脸笑容,“我家5亩土地流转给他后,每年租金就有1000元,在这里打工帮助种烟,半年多时间,收入就1万多元,跟着他有钱赚。”

市港航局对玉环滚装轮渡开展安全督查
我市召开食安城创建“问计于民”党外人士座谈会
“创城”知识纳入出租车驾驶员培训
潘国华赴西充县开展巡河和督导西充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工作
小学早上推迟上学南湖秀洲先行试点
宁远“烟王”王四海:种烟就是种金豆
岳阳黄茶、白泥湖螃蟹走进央视
沙市区举办中小学体育文化年·经典诵读颁奖典礼
市质监局举办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
80名一线环卫工及子女圆梦海洋世界
泰政办发〔2017〕33号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泰安市中医药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商洛市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行动方案
我市严查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行为
近1万人次出境 成都机场昨迎出境客流高峰
党外人士建言献策 助推常州高质量发展
大专毕业即可落户怀化 怀化放宽市辖区及其他县市区落户条件
常德市人大常委会视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蒙泉潴湫题刻事八功德水圣之清
乐平十里岗镇全面推行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
简化公积金业务手续群众办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