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运河不负城 | 代代治水“活”运河 运力竟为沪宁铁路5倍以上

   苏州古城水网密布,四周外城河环绕。而在京杭大运河最初贯通时,其实就是借道环城河再南下。几经变迁,大运河苏州古城段历经了三次改道,现在在苏州古城边还能感受到当年船只南北川流不息的繁华。
  据说在运河上跑船有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如果一艘船的船尾挂着九个轮胎,每个轮胎代表一百吨,这就意味着这艘船上运载了九百吨的货物。如今大运河苏州段经历了三次提档升级,运载量翻倍,达到千吨级,这在百年前、千年前,几乎不可想象。
  这是1986年苏州古城的样貌,如此繁忙运输,可以追溯到隋唐运河贯通时,唐代,苏州刺史白居易,在虎丘和阊门之间开河筑堤,山塘河和上塘河由此共同构成运河主航道。
  而此后的千年时光里,动乱则水道废,兴盛则航道兴,不断轮回。治水通航道,也成为苏州主政者最重要的历史使命之一。
  文史学者徐刚毅告诉记者,上塘河原来是十几丈、几十丈宽,太平天国一仗在阊门尤其惨烈,废墟丢到河里,慢慢的河道就变窄了,最终成了现在的模样。
  此后,上塘河通航能力减弱,一部分运河船只通过枫桥南下横塘,东折胥江进入环城河。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这条线逐渐成为运河的主航道。
  苏州市水运工程建设指挥部航道工程科副科长王淮表示,1987年至1992年,为了保护古城区的建筑以及沿途的一些古迹,苏城筹集了8000多万元资金,从苏州城西和城南,开凿了一个新的航道,在宝带桥北堍和老运河相连,改道航道大约9.3公里。
  1992至1998年,进行了第二次航道整治工程,将航道拓宽为60米,全线通航500吨级船舶。2007年开始第三次整治工程,全线拓宽到90米。今年初,这项整治工程完美交工,运河苏州段通航能力翻倍。
  苏州市水运工程建设指挥部计划科科长蒋玉军表示,目前运河的断面流量,跟沪宁铁路单线铁路比,大概在5到6倍的样子。每年船舶通过量达到40多万,货运量达两亿吨以上。 (苏州广电总台记者 宋颖佳)

民营企业招聘周提供岗位挺多的
跨境电商人才紧缺困局如何破?宁波“养才”模式获认可
青山区社会组织党建服务·孵化创业园党支部荣获 《内蒙古自治区“六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
我市2018年限价商品房配售申请结束
龙文区2家科技“新贵”入省级企业新增培育名单
不负运河不负城 | 代代治水“活”运河 运力竟为沪宁铁路5倍以上
龙湾开启“智慧”听课模式
烟台市区餐厨垃圾日均收运86吨 集中整治效果显现
梅竹双清——王立人作品全国巡回宜春展暨宜阳画院迎春艺友会将举办
首个苏作红木家具团体标准发布
我市建立六项整改机制全力做好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
港城人元旦假期消费超十亿元
吉州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福特落户为开发区带来什么
我市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和政治性警示教育暨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推进会议 孟祥伟讲话 张瑞书主持 刘辰彦郝占敏出席
市城市更新局机关第三党支部考察广州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展览馆
枣强县11个高新技术项目在京签约 总投资233亿元
烟台大学设立“金正环保奖学金”
通道独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卢龙县:我县积极探索党代表创新“1+N”模式服务党员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