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
20米时间线浓缩时尚回响
1978年到2018年,40年光阴,浓缩于一道长度20米的时间线。
沿着时间线,从1978年走到2018年,太原人生活中的关键词一一出现:恢复高考,四幕话剧《于无声处》上演,鸡蛋敞开供应,家里买了第一台彩电,华杰手表上市,天龙超市开业,单位给配了传呼机,第一次全家旅游,教妈妈发微信……一个关键词对应一件展品,太原人的生活记忆如画轴在观众面前缓缓打开。2017年10月,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日报社、太原市文化局、太原晚报编辑部、太原美术馆、黄海波工作室共同启动了“时尚回响”展品征集工作。这个消息很快在市民当中传开了,武二保先生骑着一辆永久28自行车来了,他回忆说:“自行车刚买回去,饮马巷一条街上的邻居都到我家院里来看,比现在买辆宝马车还牛。”赵世媛女士捐赠了母亲曾经使用过的缝纫机,她说:“我们的父母无所不能,衣服、家具、孩子的玩具都是自己做,这不仅是生活技能,更是爱。”张鹿樵拿来了自己1977年的高考准考证,“我连续8年高考,终于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正是凭着一股拼命精神,我们才实现了四十年发展奇迹。”
2018年8月11日,“庆祝改革开放40年时尚回响大型实物展”开展,来自339位太原市民过去40年真实生活的2958件日常用品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衣食住行、教育、交通、娱乐等不同方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转一响带咔嚓,冰箱彩电洗衣机,咱们年轻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1988年咱们带着孩子第一次到北京,买了一瓶可口可乐,三个人分着喝了。”“我结婚的衣服也是在桃园四巷做的。”在展厅里,每位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的过去,许多模糊的往事清晰起来。每个人都在感叹:“时间过得好快。看到这些老物件,真正能感受到这40年变化太大了。”2958件展品,讲述着339位市民的生活,也在讲述着我们共同经历的时代。“我和妈妈一起来的,看到展览她想起了自己曾经熬夜看《美的历程》《光荣与梦想》,月工资二十块六就敢买定价五十二块的书。这个展览刷新了我对改革开放的理解,让我感受到了时代的洪流,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人的那种豪迈和蓬勃,是这四十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26岁的马楠和很多观众一样,被一件件展品和它们背后的故事震惊了,“展览以这样的视角追溯四十年,让我开始思考,我们这代人的责任是什么,我们将为后人留下什么样的精神财富。”
两个月参展人数多达15万人次
从知道展品征集的消息开始,太原人就把这个展览当成了自己的事。
贾建玲家在小店,从微信朋友圈得到要办“时尚回响大型实物展”的消息,就急着要来看看,“想知道你们要啥”。没一个星期,她第二次来到展品征集办公室,这次是儿子开车,拉来两大包老物件,有军用挎包、水壶、草帽、塑料娃娃、玩具钢琴;第三次,她带来了燕舞录音机,还边唱边扭起了当年的广告,“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第四次,她坐着搬家公司的卡车来了,带来了家里的一套大衣柜和平柜,“我看你们说还缺家具嘛。”
李克明自己捐赠了自己珍藏三十多年的全套《大众电影》《无线电》杂志,1978年到木材公司买木头、三合板、纤维板、清漆、钉子等家具材料的发票,还有七一礼堂、人民电影院的电影票。做完这些,他觉得还不够,又拉上自己的老同事孙向东来到征集办公室,“看看咱们还能为展览做点啥。”孙向东转了一圈,回家就拿来了一个大哥大——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使用的第一代移动电话,“捐给你们了!”征集办公室的志愿者激动得呆住了:“这不是您收集回来的藏品吗?就这样捐出来了!”孙向东挥挥手:“这是给咱们太原做好事。下次办展,我要捐更多!”
远在波士顿的蔡佩仪先生捐赠了自己1981年穿的西装,这套西装曾伴随他以访问学者身份远赴美国留学,又以外交官身份飞往澳大利亚、英国。在南方读书的李浩寄来了自己环游世界时骑的自行车。在北京工作生活三十年的李志勇托人捎回了1984年上大学拎的手提箱——他们想为生活过的城市做点儿事。8月11日开展以来,观展人数达15万人次。特别是刚开展的前两周以及国庆期间,每日观展人数达4000人次以上。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这里看到了年轻时留下的奋斗印迹;中年人看到了40年巨大变化中的点点滴滴;年轻人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气质和性格。一位专程从福州回来的观众说:“没想到,这些展品居然大部分都是捐赠的,这么多工作居然是由志愿者完成的。我真为自己是太原人自豪。这事也就是在咱们太原能办成。”
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太原。一张《时尚回响记忆地图》记录着40年来在太原发生的动人故事,从海子边摆摊的个体户,到滑旱冰的小伙子,再到莲花乐的传承人,2958件展品讲述的不仅是物品主人的个体记忆,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代言人,在他们的故事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往昔和现在。站在地图前,找寻着自己儿时的家,找寻着自己读书的学校,找寻着恋爱时走过的那条小巷,找寻着和自己一起买糖葫芦的小伙伴,观众真切地感受到,这是“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城市。”
2958件物品用日常生活诠释时代精神
“这衣服太酷了!我长大也要去南极!”9岁的王瑛琪小朋友围着一套南极科考服转了一圈又一圈,又开始探头研究科考靴的内部结构。在一辆自制的儿童推车前,48岁的郝晓鸣的眼睛湿了:“我爸也给我做过这样的手推车,也是我和哥哥面对面坐。后来我表妹、表弟都坐过,这辆车里至少坐过20个孩子。”简易的片式淋浴器前站了一对中年夫妇,回忆起刚结婚时家里也有同样一件奢侈品,“咱们刚从小平房搬上楼,有了厨房,有了一个1平方米的卫生间。装上这个淋浴器,就能在家洗澡了。”说起这段往事,他们的手紧紧拉在一起。
通过2958件展品背后,讲述2958个故事,牵动的不只是2958颗心。这些故事讲述着父母对子女无保留的付出与爱;讲述着在音乐和电影中,我们的笑与泪;讲述着我们的梦想,我们想拥有一个玩具娃娃、一盘磁带、一件漂亮衣服、一本好看的小说,一辆能把我们带向远方的汽车;讲述为了实现这样的梦想,我们付出的奋斗和努力。通过这样的故事,观众与捐赠人找到了精神的共通点、思想的共享点、情感的共鸣点。
用真实、立体的故事,讲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这一做法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央视新闻移动网推出《庆改革开放40周年太原举行大型实物展》点击量达13.5万;《中国文化报》组织专题报道《从老物件中看时代变迁》,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山西卫视、山西电视台、《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等媒体都对本次展览进行了采访报道。
这样的故事,不仅中国人听得懂,喜欢听。两位来自俄罗斯的观众在展厅里看到一辆上世纪80年代的拉达汽车,非常惊喜。当他们了解到这辆车背后中国出租业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历程,看到现在路上跑的纯电动出租车,一个劲儿地竖大拇指:“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这个展览正在成为一个窗口,太原人在这里看到自己,外地人从这里看到太原,外国人从这里看到中国。
如何让外界了解我们、理解我们?这需要别人全面客观地看,也需要我们生动准确地说。向世界讲述更生动的中国故事、传播更响亮的中国声音,让世界读懂中国,正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时尚回响大型实物展”希望努力达到的目标。
这样的红绿灯让人咋过?
台州电业局挑灯夜战路泽太改迁工程
宣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动员部署会
广州市召开强化问责工作推进会 张硕辅讲话 温国辉主持
吉首召开二季度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
浓缩时尚回响诠释时代精神用2958件物品讲好太原故事
政协常委会关于张德全等同志职务任免的决定
走马街镇领导检查指导新学期开学工作
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
太白:晒家训亮家风做法“火”了一个村
走在前列谋新篇干在实处创新业
一套口诀一种寓意,口口相传传承四代人的技艺面塑艺人张浩:巧手捏出“新春味道”
第三届童话节4月21日举行
女童小雅去世家属陷舆论漩涡 有志愿者质疑筹款去向
关于对2016年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完成情况的公示
信阳高新区“红脸出汗”查问题
睢县上下联动干群同心 众志成城防汛抗洪
海港区科技局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海港区农业园区开展技术帮扶
“中关村·唐山人力资源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化州市召开明察暗访情况通报会从严整治机关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