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邹洁 向专 付霞
在柯城区衢化街道花径一村社区有这样一位传奇老人,因工作业绩优异在22岁时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77岁开始主编100万字建筑业志,82岁时还发挥余热义务教孩子书法……不管在职还是退休,这位老人都低调做人,低调行事。即便年岁已高,他的“初衷”一直未变:“趁心有余而力还有,我想为后人留下一些东西。”
与毛主席合影毕生难忘
这位老人叫韩明臣,今年84岁,老家在山东省阳谷县。3月1日,笔者在他两室一厅的居室里看到,有一幅合照被精心地裱上框架挂在书房中。“这是1957年,我去中南海怀仁堂参加表彰会时,与毛主席的合影。”尽管已经过去了60年,韩明臣回忆当时的情景时仍历历在目。
1954年,韩明臣光荣参军,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战士。由于他在部队训练时积极表现,制作的一批教板、雷达模型等有利于军事教学,受到部队嘉奖,并被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积极分子代表进京受表彰。
1957年2月15日,韩明臣与其他代表共500人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主席很关心国家的防空系统,他勉励我们再接再厉用知识报效祖国。防空军司令部政治部还给我父亲颁发喜报,由乡政府敲锣打鼓送到家里光耀门楣。”韩明臣回忆说,当时国家雷达防空系统的监视屏幕就一本书的大小,飞机过境时能发现就很不容易,如要打下来就更需要技术了。
在集体合影前,新华社记者侯波抓拍的一个镜头里刚好有韩明臣,这才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合影。这张照片也被韩明臣小心珍藏,并收录放进族谱里,以勉励子孙后代继续报效祖国。也正因为参军的这段经历,让韩明臣在转业后不管是在巨化集团公司担任组织部长,还是任衢州市建委党委书记、衢州市民政局长,他都一直铭记毛主席的话,勤勤恳恳工作。
三年编写100万字建筑业志
生活中的韩明臣喜欢并擅长写作。2008年至2011年,作为衢州市建筑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的他,受委托着手编写《衢州市建筑业志》。
因为是行业书刊,涉及的内容专业性强、信息海量,光搜集、整理就耗费了大量精力。“很多资料行文太晦涩,不利于阅读,就需要转换成通俗的语言,很多信息不够就要补全,太多就要删减。”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韩明臣一点点把提纲搭建好,再分门别类补充编写。
因为不喜欢用电脑,韩明臣坚持手编。光手写稿叠起来就高达1米2。韩明臣坦言,在编书的三年里,内心一直很忐忑,作为主编,他深感责任重大。“有时候太熟悉的文章读起来就会产生思维跳跃,反而容易疏忽而出错别字。”为此,100万字的文案,他不知道反复修改校对了几遍。即便膝关节不好做了置换手术,在家休养了几天他又一头扎入编校中。
有人问他为什么退休了还这么拼命,韩明臣说:“想为后人留下一些东西。”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功夫不负有心人,《衢州市建筑业志》在2017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建筑业经典史志成果。
苦练书法义务教学
在韩明臣的家风中,读书一直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韩家先辈深刻体会到‘不识字就如同睁眼瞎’的道理。也因为坚持读书,韩家的家境不断改善。”韩臣明一直教育子女不忘读书,他本人也秉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1996年,退休后的韩明臣开始苦练书法。“小时候家里穷,没能好好练习书法,退休了有时间弥补留下的遗憾。”韩明臣相告,通过努力,他成为衢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也在社区里小有名气。陆续有邻居家孩子找上门来求教,韩明臣总是乐于义务教学,并自费打印适合的字帖送给孩子练习。在教习书法的过程中,韩明臣留意到现在很多孩子握笔姿势不对,无形中增加了提早近视的可能性,他一一给予纠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握笔姿势。
2016年9月,韩明臣在报纸上看到龙游县石佛乡大力山小学两名教师坚守大山深处与一群留守儿童的故事,他非常感动,便辗转联系上了学校的老师,表达了自己愿意免费教习孩子书法的意愿。在得到肯定后,82岁的韩明臣两次赴这所龙游海拔最高的小学教学,并为孩子们带上练习本、铅笔。尽管每次打车费都不止百元,但他说:“只要身体吃得消,只要有场地,我愿意免费教孩子练习书法。”
“向日葵传习中心”举办首次广场党课
明起轨道牛角沱站新增一换乘通道 换乘方式看过来
误区!米黄色纸巾比白色纸巾更健康?
惠来县两起妨害公务案件抓获违法嫌疑人4名
龙子湖区城管执法局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冰雪天气
这位衢化老人,22岁受到毛主席接见,77岁主编100万字建筑业志,82岁义务教孩子书法……
清明小长假气温骤降 商超客流下降餐饮没受影响
丁绣峰率唐山市党政代表团来徐考察 周铁根庄兆林等陪同
威海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壶关县2017“平安中国”防灾宣导活动受到国家有关部委表彰
汤阴县邀请资深营销管理专家为中小企业经营者“充电补课”
白城警方侦破“5·15”杀人案
从受案到破案仅用5小时
商丘市直机关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在体育馆举行
安乡五中召开食堂商店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培训会
嘉祥县扎实开展春季农机化生产工作
四明镇邹老太喜过百岁生日 平常爱运动 生活能自理
对抗罕见病,需社会救济政策特事特办
今年太原市将建成5万套保障房
多国专家畅想未来机器人 交互更智能编程更抽象
杭企发力高端制造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