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灵秀丹东”综述
清雅的山、壮阔的海、逶迤的江、美丽的田……丹东旅游资源占地面积150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0%,是中国少见的集江河湖海、山泉林岛、湿地长城等特色旅游资源于一体的城市。
汇聚了滨海文化、边境文化、满乡文化、农耕文化、温泉文化、运动文化,集中了山水旅游、乡村旅游、城市旅游、温泉旅游、边境民俗文化旅游等元素的灵秀丹东,正走出“深闺”,为世人所知晓。
全域旅游理念深入人心
“碧海蓝天,青山绿水,城乡互伴,边城一体,美妙之旅,美轮美奂!”8月18日受访时,沈阳游客潘海龙说他每次来丹东,都会有新鲜感:春季观候鸟翩跹,感受湿地风光;夏季戏水踏浪、泛舟江海;秋季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季体验高山滑雪、躺在温泉池里欣赏雪花飞舞美景……可以说,到丹东旅游,既可以欣赏现代化沿海城市的风采,又可以一路深度体验生态之美和红色文化、边境民俗文化的魅力。
转变发展理念。发展“四季、全域、全业态”旅游业,首先就是理念的创新、旅游发展观的转变。近一年来,全市上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群众熟知了全域旅游的内涵、思路、重点,形成了抓旅游就是抓转型调结构、就是抓生态优环境、就是抓开放促发展、就是抓脱贫建小康的思想与工作自觉。对旅游业发展进行战略再定位,跳出单一的景区、景点、饭店、宾馆格局,从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把全地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旅游产业的全链条再造、旅游服务的全流程优化、旅游基础设施的全体系建设。
搞好顶层设计。今年3月27日,我市召开全域旅游工作会议,提出“1234”工程,即围绕全域旅游“一个中心”,抓住旅游大项目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两个重点”,突出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旅游品牌创建、“旅游+”产业融合“三个环节”,夯实客源市场、行业管理、服务设施、市场主体“四个基础”,努力把丹东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全面启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
完善政策支撑。先后出台《丹东市全域旅游战略三年行动方案》,推动a级景区提质升级。推进温泉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规划、沟域旅游规划、鸭绿江风景廊道规划,打造最美鸭绿江边境旅游风光带;推进“多规合一”,使旅游规划与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规划相一致,互相衔接;出台《丹东市推进全域旅游战略奖励政策》,对旅游项目、企业、人才等进行激励,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资金扶持。《丹东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上报国家旅游局,丹东等11个地区列入第一批向国务院报批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名单。
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各县(市)区深度开发“山海江田”等旅游资源,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旅游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全域旅游战略为抓手,以项目建设和品牌创建为重点,推动资源整合、区域合作、产品打造和质量提升,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迈进。2017年,我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数比上年增长12.9%,旅游收入408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和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2.2%、10.3%,旅游行业规模跃居全省第三位,与大连、沈阳构成辽宁旅游的第一梯队。很多吉林人、黑龙江人被丹东的城市环境所吸引,带着旅游、移居或者投资创业的愿望走进这片不断创造神奇的土地。
山海江田资源得天独厚
丹东北有群山叠翠、南有江海相依,海阔江碧、气候宜人,拥有数百公里江海岸线和几十条绿色河道生态走廊,有着发展全域旅游业的得天独厚资源。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和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森林公园、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三十余处;中朝界河鸭绿江流经丹东210公里,沿途六大景区、一百多个景点构成一幅独具风情的边陲画卷和蔚为壮观的百里文化旅游长廊。
江海相依,南部数百公里江海岸线串起璀璨“珍珠链”。鸭绿江是世界级品牌,“鸭绿江风情”是丹东的世界级旅游产品。我市以鸭绿江为纽带和龙头,整合山水生态与特色人文资源,拉动沿线海滨旅游、山水旅游、乡村旅游、城市旅游、温泉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发展,同时向内陆逐渐延伸,带动腹地山岳、茂林、溪谷、河川、湖泊、湿地、温泉、城镇、乡村、人文、民俗等旅游资源开发,成为一条上接吉林长白山、下接辽东半岛的世界级的“大鸭绿江旅游带”,推动丹东成为辽宁旅游第三极、中国边境旅游明星城市和对朝边境旅游核心枢纽。
山环水绕,北部山区打造休闲旅游黄金带。穿过市区,向东,沿途有明代长城虎山长城、河口断桥、抗联密营遗址、满族朝鲜族聚居区,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蜚声中外;向北,有中外闻名的五龙背温泉、辽东第一名山凤凰山、全国文明村大梨树村,田园风景休闲游、乡村生态游和温泉休闲养生游让游人流连忘返……由海进江,由江进城,再由城进村,进而“景区带小镇、小镇带乡村、区域带全域”,构筑了“四季、全域、全业态”旅游发展大格局,为丹东装点出不同色彩,让中外游人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在宽甸硼海镇,有一个名叫“三道湾”的宁静小村庄。这里是“全国生态文化村”建设的样板之一。沿着“十里枫叶长廊”景观路进村,一路云雾缭绕、鸟鸣山涧,让人有置身世外桃源之感。借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东风,各县(市)区打造出一块块金字招牌:大梨树村、大鹿岛村、河口村成功创建全国和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油画般的水田、蜿蜒的乡间小路和云横雾绕的山脉构成一幅田园风光画卷,无数乡村景观带诱惑着烦闷于车水马龙、厌倦于水泥森林的城里人,让游人在性情的陶冶中忘情流连。而身在其间的广大村民,也由于家园面貌焕然一新,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截至目前,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678个,资产总额达43亿元。
在苦练“内功”的同时,我市着力加大品牌宣传和推介活动,让丹东的美景“走出去”。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打造丹(东)大(连)黄金旅游线,巩固京津冀、东北三省一级客源市场,深入挖掘长三角、珠三角重要客源市场,开发晋鲁豫地区旅游市场,促进“引客入丹”。依托沈阳、大连等城市,强化对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宣传促销。继续与通化、白山、长白山地区推介互联,实现鸭绿江流域无障碍绿色旅游,共同打造鸭绿江黄金旅游带。配合做好沿海五城市旅游宣传促销联合体的相关工作,加强与扬州的旅游对口合作……跨省、跨区、跨国的旅游大合作,把游人请到丹东来。
蓝图绘就,蓄力扬帆再起航。从海之滨到山之巅,从江之畔到湖之源,从乡之野到城之郊,一个个极具丹东风情的旅游品牌,勾勒出全域旅游的魅力画卷,向世人展现“山海江田、灵秀丹东”的独有风采。
记者 王鹏
全市法院 推进家事审判方式 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
和县文明办:开展已建成省级中心村考核
货基新规:T+0提现最高1万元
滁州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工作成效明显
固镇县民宗局认真做好综治暨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服务管理考核工作
魅力在山海江田间尽显
居民小区“僵尸车”添堵该咋办
渝北:社区开展"陶冶生活 艺享人生"陶艺亲子DIY活动
下半年市区无路灯街巷继续“扫盲” 健康路7号“微工程”:为28户居民安装4盏路灯
晋城市一季度水电形势良好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廖铁成调研文艺路街道工作
济南先行区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万钢龚正出席活动
“考务开放日”活动昨举行 《申论》阅卷本周结束
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四论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天府高质量答卷
对接“一带一路”新平台 南通华商产业园挂牌成立
爱辉区召开区安委会第五次会议暨中秋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山水之子——鹿鸣
深圳警方破获一宗假冒注册商标案
市委办公室召开贯彻落实中央巡视组巡视河南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会
小区里装修垃圾堆成小山 清运公司为涨价“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