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振兴发展西安中医药事业,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西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市制定《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8—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记者24日从市政府获悉,《规划》提出,将把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壮大中药产业、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与海外发展等六项内容作为主要任务,全力把我市建成中医药强市。
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立中医综合服务区
《规划》明确,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全市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8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镇卫生院和8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到2030年,实现中医药服务领域全覆盖。全市中医医疗服务量占到基层医疗服务总量的30%以上,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85张。
市、区(县)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市上要办好1所三级甲等公立中医医院、1所三级甲等公立中西结合医院,原则上每个区、县办好1所二级甲等公立中医医院,不得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原则上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全部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配备中医药专业人员;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允许取得执业证书人员
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
创建省级区域中医药诊疗中心,至少建成5个优势病种诊疗中心。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包中有中医药项目,鼓励运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
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建立覆盖市、区(县)的中医远程服务体系和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开展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远程会诊服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建设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健康档案等于一体的医疗服务信息共享系统,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
面向老年人群的专用就诊窗口
在西安市中医医院建立市级“治未病”中心,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设立治未病科室,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老年病科,设立面向老年人群的专用就诊窗口、诊疗区域,与区域内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建立托管、协作、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临终关怀等服务。鼓励中医医院在具备条件的宾馆、景区等设立中医药服务中心,开展中医针灸、推拿、药膳、足疗等服务。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建立激励奖励机制
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逐步缩小单病种付费标准在同区域、同级别的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之间的差距。在基层中医药服务不健全、能力较弱的地区,将中医医院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加大对西安市范围内中药产业各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激励奖励机制。
在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规划》明确,要完善适应中医药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绩效考核和职称评聘制度,建立吸引和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民盟唐山市委召开2018年度班子民主谈心会
招商仁和人寿首家省级分公司获准开业
欢度国庆
首趟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开行
湖里 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一流企业生根
我市制定《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8—2030年)》 全力打造中医药强市
泉林镇开展“情系老人,爱在重阳”关爱活动
未来5天都是晴天
怀化高新区:全面部署2018年重点工程建设工作
出境游回程需格外注意禁止入境携带物
颍上站派出所走进学校,宣传爱路护路知识
西江镇多措并举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三亚突击检查红糖馒头生产制售点
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暖心的“两癌”普查实事 惠及湘潭13万多名女同胞
第124届广交会开幕珠海获108个品牌展位创历届新高
精准服务500家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
【西安质监】质监高新分局传达学习“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若干规定精神
湖北进的药显示来自安徽 物流凭牵出药品挂靠走票案
中考临近——心理专家帮考生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