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从“卖粮难”到告别“卖粮难”
截至2018年6月底,寿阳县收购玉米已达7.9亿斤。粮农在稳产增收的路上,意气风发。
此时,距离2016年玉米难卖不过两年的时间。
2016年春节过后,玉米市场一度冷清,粮食收购价格持续低迷,最低时为每斤0.65元,比历史最好时期下降45.8%;最长连续40天无人收粮,受粮食库存高、供需结构不匹配等市场因素制约,粮价低、卖粮难两大问题,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从农民“卖粮难”,到告别“卖粮难”,解铃的关键是对现有粮食流通体制的彻底变革。近年来,他们多次组织调研、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并抽调主管部门业务骨干30余人成立“农村工作服务队”,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分析市场、联系客户,强化宏观指导,延长产业链条,壮大经营主体,打通销售渠道,初步形成了以寿阳为中心辐射4县区、联通全国12省市的玉米流通集散基地,玉米成为农民致富的“金豆子”。
整合机构转变职能
放大宏观调控能力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首批人均吨粮县,寿阳县拥有悠久的玉米种植历史,全县耕地面积104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近60万亩,寿阳玉米不仅产量大,而且质量好,是市场公认的优质玉米。
为顺应粮食全面市场化的形势,寿阳县对粮食储备中心内设机构进行整合,撤销购销股,设立市场股,撤销统计股,设立综合股。打破过去只对国有粮食企业管理服务的机制壁垒,依法对全县粮食市场进行管理服务;职能由原来的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管理系统企业粮食购销业务,拓展为多元市场主体审查、收购资格准入、宣传国家粮食政策、发布粮油市场信息、监管企业经营行为、组织专业技术培训;由过去单纯对国有粮食企业购销调存进行统计,拓展为涵盖农户生产、粮食加工、储存、流通等全流程、全领域大数据分析,进一步转变了管理职能为服务职能。
2017年,寿阳挂牌成立玉米产业化发展指导中心。及时准确的数据统计分析,为更好地规划、指导、管理、服务玉米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机构的改革和职能的转变,不仅扫除了长久以来的制度弊端,更进一步强化了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
培育主体拓展市场
彻底解决“卖粮难”
向粮食购销市场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把优质的玉米资源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从根本上解决谁来买、卖给谁的问题,是寿阳玉米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针对粮食收购主体数量少、分布散的问题,寿阳县多措并举、创新方式,积极培育经营主体,结合实际调整粮食收购企业的准入门槛。将《粮食收购许可证》办理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实行接件、受理、办结一站式服务;对大型玉米流通企业实行备案制,经粮食储备中心备案批准,可无审批新建厂房;组织经贸、粮食、市管、发改、国土等部门,主动上门提供代办准入手续等贴身服务。同时,寿阳县还从粮食政策、仓储知识、粮食统计、营销策略、物流发展等方面加强对粮食收购主体业务培训,并大力推广玉米烘干技术。
寿阳主动打破体制壁垒,引进社会资本8000余万元,让6家非国有收储企业整体租赁国有粮库,进一步盘活了闲置资源。2018年全县粮食经营主体已发展到67家,具备烘干条件的30家。粮食经纪人、专业合作社、民营粮企等新兴经营主体快速壮大,成为了寿阳县粮食收购的主力军。
为尽可能实现市场和价格的有机统一,通过广泛宣传推介,持续放大寿阳玉米产量稳定、品质优良的产品优势,在全力巩固河北以及省内1.5亿斤市场的基础上,县粮食部门每年参加省粮食局全国性产销衔接会,签署玉米产销协议15万吨。2016年以来,寿阳县先后与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等省市建立了稳定供销关系,销量达到3.8亿斤,重点锁定玉米用量最大的四川省,与该省有关市县签订玉米产销战略合作协议,履行协议收购价格,年均签约量3亿斤。经营主体壮大,销售市场广阔,服务覆盖全程,真正打通了粮食流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撤篱笆”严监管
健康发展是关键
为确保市场稳定,保障农民利益,寿阳率先在全市制定出台了玉米流通行业规则,探索建立了县域粮食流通诚信评价体系,对粮食收购企业和经纪人队伍采取星级管理,与从业资格审核、银行授信、税收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市场监管,规范了经营行为。同时,寿阳扎实开展粮食市场执法检查,从收购准入、执行政策、规范经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2015年以来先后吊销6家收购不规范企业的收购资格证,严厉打击了一起倒卖政策性粮食的个体企业,2018年“双随机、一公开”入企检查22家。严格的监管不仅没有制约粮食产业的发展,而且为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和农民的利益提供了有力保障,至今全县没有发生一起给农民打白条现象。
改革成果初获丰收
粮食产业活力无限
在改革的助推下,大批玉米烘干企业在寿阳落地,使粮食购销时间提前、跨度拉长,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自由选择售粮时间,减少了流通环节,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出售粮食,一些粮食收购企业还采取保护价收购农民粮食,稳定实现增产增收,“卖粮难”从此成为历史。
培育壮大了市场经营主体,收购企业不仅全部消化寿阳玉米产能,还把收购范围拓展到阳曲、盂县、昔阳、榆次等县区;拉长了产业链条,壮大了玉米产业发展,利用玉米烘干设备,初步形成代储存、代烘干、代质检、代加工、代销售“五代”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化收储条件下粮食收购服务水平,带动农民增收500余万元。
为耕者谋利、为业者护航,寿阳阔步前行的粮食改革之路,每一个脚印都结出了累累硕果。未来,寿阳中墨功能农业合作“科技种田”项目的实施和“互联网+粮食”网络购销平台的建立必将为寿阳粮食产业发展开启新的航程,占据全国粮食流通领域主导地位。(张超)
左图:寿阳县玉米苗前除草。
下图:寿阳县无地膜、高密度玉米种植。史月云 摄
教师徐希美:乡村教育的守护者
7月19日至7月26日停电公告
灌南县行政审批局“五个围绕”打好信息宣传攻坚战
税延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出台 参保人年龄不得超55岁
盐城阜宁发生2.6级地震 当地居民称毫无震感
寿阳县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杨长亚:深入学善于用扎实干 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
高宏彬:为推进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努力奋斗
全市交通质监会议确定今年工作重点
今年政府要认真办好 10件惠民实事
从非洲骑行回国的奉化小伙又回去了 给当地村民送上大礼
慈利县召开黄标车淘汰工作紧急会议
雨城区召开学习贯彻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宣讲工作会
占道经营顽疾难除
我市坚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平安梅州法治梅州建设
【现场】2018中国·宝鸡家庭商务轿车展销博览会开幕
孤寡老人去世18万多存款收归国有 判决依据是啥?
龙岩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4月20日起出入境检验检疫统一以海关名义开展工作
济南、德州、湘西三地血站联合内审工作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