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通扬运河,一股绵延不绝的文脉


  大运河水,延绵流淌,千年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江苏是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已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
在江苏大地上,一系列工程正在实施,大运河文化带正在成为全省文化建设高质量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
众所周知,大运河并不流经泰州。但是,你或许不知道,泰州的老通扬运河与大运河有着莫大的关系……
曾系邗沟支道
横贯泰州的老通扬运河,系西汉文景年间(公元前179年~前141年)吴王刘濞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西起扬州茱萸湾(即今湾头镇),经海陵仓(今泰州),东至如皋蟠溪,长159公里,后又逐步延伸至南通九圩港,全长191公里。
此河是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开挖时间仅比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开凿建造的都江堰晚77年,比京杭大运河1293年全线开通早了1400多年。
当时开挖这条运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运盐,所以又被称为运盐河。开始时,因和广陵古邗沟相连,亦称邗沟。后为区别夫差所挖邗沟,称为邗沟支道、吴王沟或茱萸沟。夫差所挖邗沟,就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
隋代京杭大运河开通后,老通扬运河连接上了这条大动脉。
“这条河繁荣了古海陵,哺育两岸百姓,是泰州真正的‘母亲河’。”市文史专家陆镇余说。
沿河遗存众多
在泰州,老通扬运河孕育了汉代的海陵仓,兴起了南唐的泰州城,留下了唐代时日本国圆仁和尚“笔书通情”学术交流的风采,引发出南宋文天祥“海陵棹子长相顾”的诗句,烙下了李庭芝抗元赴死跳莲池的正气,刻下了元末张士诚振臂一呼的身影,立下了清官林则徐永禁“越漏南北货税”的碑文……
古盐运河文化公园、林则徐税碑亭、碧血莲池……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老通扬运河这条项链上;姜堰福荫庵及800多年古银杏、龙浄古寺及千年古银杏、姜堰河滨广场、姜堰滨河景观带和姜堰人民公园等也为这条古河添上了新彩。
泰州设立地级市后,水利部门曾多次对该河部分河段综合整治,进行拓浚、清淤、护坡、绿化、建桥并点缀文化景点。
期待更多保护
老通扬运河流淌着的不仅是奔腾不息的河水,更是一股绵延不绝的文脉。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陆镇余认为,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大运河的一条支道,老通扬运河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保护。他说,目前,老通扬运河的部分河段已经不堪重负,建议把老通扬运河作为具有历史文化遗存的景观河道打造,保持河道的生态性,同时加强河道文化载体的建设,把千年古河的文化内涵彰显出来。
如何彰显千年古河的文化内涵?市文史专家董文虎认为,可把建设古海陵仓遗址公园、文天祥诗碑园、三忠祠等纳入议事日程。

按日调度 动态管控 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
陕西凝聚合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衡阳体育名人馆丨刘玉香:柔道高手闪耀奥运领奖台
手拉手庆祝少先队建队日
参与志愿讲解 感悟革命精神
老通扬运河,一股绵延不绝的文脉
新奥燃气洛阳市区5个营业厅即日起24小时售气
南明区国税、地税联合开展税法宣传进校园活动
第四届创业明星和创业能手参选选手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陪考家长24小时未眠为女儿助力
本周气温回升 有两次降水过程
完善市对区财政管理体制推进强区放权改革深入实施
办好楚商襄阳行活动 展示襄阳发展成果
利津县政协委员视察重点工程项目
我市出台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方案医疗机构资源共享检查结果互认
肇庆中立法律服务社挂牌成立
121套爱心桌椅送给封丘南范小学
周迎春到新宁督查调研脱贫攻坚和信访件办理工作
我市举办新团员入团仪式
我省加快推进住房租赁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