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优良政务环境


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是发展的生态圈,是合作的金招牌,更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支撑。为全力保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临沂市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
  1、“整链条”办理 “最多跑一次”
  为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在办理“开餐馆、办企业、买卖房子”等事项时,需要在多个部门、多个窗口往返跑的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对幼儿园设立、社区门诊设立、酒店和餐饮企业设立等7类事项,创新建立了“整链条”办理模式,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按链条梳理优化,变“一事一流程”为“多事一流程”,实现多个事项“一站办结”,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目前在河东区、郯城县、莒南县等5个县区已试点成功。
  通过推行“六个一”,即“一个窗口综合受理、一张清单容缺审批、一张表格综合办理、一个平台并联审批、一个流程协同办理、一个出口统一发证”,所有“整链条”事项平均压缩办理时限64%,精简了35件手续和材料,减少了31个企业群众跑腿环节,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据了解,我市将在全市推广“整链条”办理模式,建立标准化工作机制,并与“一次办好”改革相衔接,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并推行不动产交易登记“整链条”办理,优化整合各相关环节,推行“一窗受理、一网办理、同城通办”,力争实现“一小时办结”。
  2、投资建设项目联审联办,“一张流程图走到底”
  投资建设项目落地效率,是衡量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制定出台了推行投资建设项目联审联办的意见,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联审联办工作区,打破部门界限,整合投资建设项目涉及的18个部门的73个事项,实行前置条件关口后移、非要件材料押后提供、容缺审批等制度,推进流程再造,力争4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建设相关手续的办理,实现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一张流程图走到底。
  目前,联审联办网络系统已基本搭建完毕,数字化多图联审已完成开发并进入试运行,25个市级投资建设项目纳入了联审流程。通过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数字化“多图联审”综合受理窗口,对同一投资建设项目涉及的规划图和建筑、人防、消防、气象等施工图“五图”集中报审,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限内联合审查,彻底颠覆了传统图审模式,形成了“一窗受理、数字交付、网上流转、联合审查、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变传统的“人带着图纸跑”为“图纸在网上走”,实现了施工图审查“最多只跑一次腿”的目标。
  据了解,数字化多图联审初次审查时限压缩为7个工作日、复审压缩为3个工作日,预计比原来平均缩短审查时限50至90天。实施数字化多图联审后,按照每年按1500个项目计算预计可节约企业图纸成本1500万元,预计可节约审查时间11.25万天、少跑路69万公里。下一步,我市将强化跟踪督导,制定“多图联审”管理办法,并在全市全面推广。深化联审联办,进一步再造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建立“一窗受理”工作模式,完善多评合一、多测合一、联合验收等工作机制,推动项目落地时间再压缩一半以上。
  3、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破解“准入不准营”
  如今办理企业注册登记,企业申请人只需到工商部门填写“一张表格”,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在申请表上勾选企业需办理的涉企证照事项。登记机关受理申请材料后,录入企业登记信息,经审查合格后直接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成为企业唯一身份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为企业唯一身份代码,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
  据了解,我市全面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等措施,将公章刻制备案等涉及15个部门的30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三十一证合一”,进一步缩短了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减少了制约创业创新的束缚。2015年至今,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2.9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7.5万户,较改革前增长66.2%,其中企业16.7万户,是改革前的3.2倍。
  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我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组织筹备“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对涉及的103项行政许可等事项推行“照后减证”,降低企业投资创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3月16日,我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获省政府批复。
  下一步,我市将做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此外,推行“证照联办”改革,对量大面广、涉及创业创新的事项,实行营业执照与许可证“证照联办”,建立“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收件、内部流转、同步审批、一窗发证”的工作机制,实现商事登记事项“一次办好”。同时,着眼于服务商城发展,针对临沂商城区域内企业群众的需求和特点,创新提升商城大厅服务效能,打造放管服改革商城专版。
  4、深化“放管服”改革 将组建行政审批局
  今年4月,我市启动政务服务流程再现行动,坚持开门搞改革和问题导向,把企业群众办事的过程如实记录下来,查摆研究其中存在的“痛点”、“堵点”和“四风”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措施,提高放管服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能放则放、应放尽放”,大力推进削权减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管得住、管得好、管到位;推进“整链条”办理、“一窗受理”、“一网办理”等新模式,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互联互通,并逐步向乡镇街道延伸……我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让群众尽享改革“红利”,让各类市场主体愿意来、留得下,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持续动力。
  据了解,为全力保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企业群众办事为出发点,我市还将全面推行“一次办好”改革,以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为支撑,着力服务投资建设项目和群众办事创业,打造精简高效、优质便捷的临沂营商环境新品牌。探索在有条件的县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组建行政审批局,探索实行“一个主体对外、一枚印章审批、一个平台服务”。同时,不断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强化大数据支撑。
  沂蒙晚报记者 高红红 通讯员 王雪萍
更多信息请关注《聚焦临沂新旧动能转换》专题报道

暑假还剩一周!常州家长的"收心大法"真是五花八门
鄞州53所幼儿园开设暑假班
鸡西市气象局“法治建设年”公开承诺书
李延强:做好企业服务 打造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
坚持以党建促关建 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
临沂市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优良政务环境
我市省政协委员继续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
生态环境部调研评估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情况:我市“五个先行”为土壤“治病”
苏州市旅游数据中心昨联合通信运营商发布国庆长假旅游数据报告
山西省2018年粮改饲试点确定 我市四县区可享受政策补助
精神病人发病持刀攻击亲属 大港警方妥善处置
睢县:转变理念 破解招工瓶颈制约
路桥司法局力求“精、新、实”强化人民调解队伍建设
2017年1至11月预算执行情况
嘉兴母亲怀上二孩,医生:赶紧流掉!二孩政策以后这个发病率越来越高......
“河湖保洁日”活动 人人齐参与携手护河湖
王前明:花甲之年仍坚守教育一线
东侨召开2018年审批定兵会议
湿冷天气还得维持两天
禅城全力打造设计思维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