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晋城的大街小巷,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被身边的景色吸引:街道整洁美观,游园优雅别致,店铺窗明几净,车辆通行有序,环境绿意盎然。这是我市大力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的成果,是全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结果。
根据全国爱卫会《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今年是我市国家卫生城市接受第二次复审之年,这是对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又一次重大考验。
为使“国家卫生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历久弥新,市委、市政府站在提升城市品质和推进城市文明程度的高度,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狠抓环境治理,强化卫生管理,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用实际行动捍卫这项“国字号”的荣誉。经过不懈努力,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市民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
晋城,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散发出越来越迷人的魅力。
齐抓共管构筑长效机制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第一次复审只是起点,不是终点。”“我们要努力建设美丽晋城、宜居晋城、健康晋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我市2011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并在2015年通过第一次复审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国家卫生城市的巩固建设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提升过程。
目标明确,方能有的放矢;机制健全,才能卓有成效。
去年6月,我市召开迎接国卫复审启动会议,吹响了全市迎复审工作的号角,并明确要集中力量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市容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行业卫生5个方面19项重点工作。
与此同时,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组,实施“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先易后难、先急后缓、注重长效”的工作责任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仅“挂帅”,而且“出征”,多次深入重点区域明察暗访、督查督办、检查指导,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找“问题”,并先后多次召开推进会,协调解决各类难题。
为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和督查考核,市爱卫办发布了“巩固创卫成果 迎接国家复审”倡议书,向市民发出了四大倡议:树立文明新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市容干净整洁;摒弃生活陋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全民共同行动,全力支持复审工作。卫计、住建、环卫、环保、城管等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以及各街道、社区也成立了迎复审工作机构,主动作为,齐抓共管,层层落实责任,构筑起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长效机制。
积极迎检加强专项整治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内容多,涉及面广、难度大。为此,全市各相关部门展开系列专项整治,多个部门集中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良好的交通环境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针对机动车乱停乱放、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的行为,市交警部门不断加大路面管控力度,严查交通违法行为,有效确保了道路畅通。同时,联合行政执法等责任单位,对街道路缘石以上区域的违停车辆予以处罚和拖移,对重点区域的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清理,还路于交通。
在食品安全方面,市食药监局按照确定的标准逐条逐项抓落实,特别是针对复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立整改责任人,并及时跟踪、掌握动态、反馈情况,有效加快了整改进度,提升了全市食品安全水平。在市容环境方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开展集中行动,对违规占道经营、露天烧烤、违法建设、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户外广告牌匾、乱贴乱画、侵绿毁绿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格整治。同时,全面开展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学校卫生、控烟等专项整治,各大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检测达标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市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
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行动,通过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宣传、完善防治设施、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等举措,四害孳生得到有效治理。
夯实基础完善城市功能
“以前,家门口路不平、灯不亮,晚上出去散步,一不小心就会跌倒。现在已经进行了道路硬化、亮化和绿化,街头巷尾满眼绿意,看着就让人舒服。”家住水陆院附近的张大妈是城市道路蜕变的见证者之一。
城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市立足“双百”大市区建设,不断加大道路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全力完善城市配套。国道207线晋城市过境段改线工程正式通车,有效缓解了市区交通压力;城市西北片区景西路、书院街、晋春街、道西路和电厂路建成通车,道路梗阻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东北片区太岳街、文博路两条主干道陆续通车,极大缓解了北部交通压力,拉大了城市框架;东南片区塔东街、祥云街、山门街相继建成,道路微循环路网逐步完善;西南金匠新区“四纵一横”通道工程打通了富士康金匠新区的进出通道;泽州路、凤台街、黄华街等主要街道的路面重新铺装、人行道修缮、花池围堰增高工程全面竣工。同时,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先后开展了西马匠、西昌匠、北岩、苗匠、东后河城改二期,中后河、古书院、中原街、金华、时家岭社区等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
市政道路的建设,为市民出行开了“绿灯”;大力开展环保绿化,则让城市有了清洁舒适的环境。我市集中开展蓝天保卫战,突出抓好“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四个关键环节,坚决处置866家“散乱污”企业,对2247台燃煤锅炉实施改造、淘汰和清洁替代,划定建设41平方公里禁煤区,对11.26万户居民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加大建筑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污染管控力度,对主城区全面禁放烟花爆竹。坚持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黑臭水、污废水“五水同治”,全面完成市区10条黑臭水体等一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强化对80个城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评估和监控。实施了龙湾公园、城东水系、时家岭公园、丹河水城、东南新区带状公园建设工程、东河源头游园完善工程、西入口绿化等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市区绿地面积达到2.5万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
全民参与再掀创建高潮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创建的主体。广大市民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正是巩固创卫成果不竭的力量源泉,也是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
“清洁环境,保障健康。”“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在城区各单位、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公共场所,这样的复审迎检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各公交车、出租车上每天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媒体开设了《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专栏,及时报道各级各部门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突出宣传各种文明、卫生新风尚、新典型,营造出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浓厚氛围。
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过程中,处处闪现着普通干部群众的身影。
连日来,城区东大街社区工作人员、党员骨干及志愿者们全员上阵,积极对辖区重点场所、主干道沿线、内街内巷、居民楼和商铺等多处进行巡查,对发现的垃圾点和卫生死角采取零容忍,看到一处清理一处,分别用水喷、铲刮、手撕等方式展开清理行动,社区卫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我是党员我带头”!在城区泰昌社区党支部组织开展的志愿环保宣传活动中,党员志愿者身穿红色马甲、佩戴党徽,深入居民家中和临街商铺讲解卫生知识,让大家认识到日常生活陋习给环境以及自身带来的危害,进而提升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的公交志愿者们都会身穿绿马甲走上街头,开展“清洗公交站牌候车亭,擦亮晋城城市窗口”活动,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拿着工具,弯下腰,踮起脚,用力擦拭着玻璃和金属边框的尘垢。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市区内250多个公交站牌候车亭的面貌焕然一新。
“社区是我家,卫生靠大家。”万苑社区居民刘女士说,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环境卫生整洁了,心里看着就舒服,以后我们自己要继续保持,为晋城创卫复审增添一份力量。
“作为普通市民,自己虽出不了多大力,但可以管住嘴不随地吐痰、管住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腿不闯红灯。这就是对‘国卫’复审的支持。”市民小赵说。
……
从机关到企业,从部门到社区,从家庭到个人,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关注、支持“国卫”复审,用行动推动“国卫”复审。在此过程中,全市人民不仅收获了绿水青山、舒适生活,更收获了现代的生活理念、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的生活方式。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晋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环境卫生水平的步伐从未停歇,不管付出几多拼搏与奋斗,创卫的初心始终未变。
让晋城更美更净更宜居,我们依然在路上…… 本报记者 郝梦瑶
89岁苏培华:将绣花鞋垫“搬到”纸上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
国内两百家纺织企业齐聚张槎,搭建全链条沟通桥梁
线上线下齐用劲儿“雷霆行动”拘传老赖66人
新战略安排:一脉相承发展创新
【行动起来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共建美丽宜居健康家园——晋城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综述
市妇联将举办80场大型公益宣讲活动
加强儿童防性侵教育维护儿童合法权益
我市举行第二届国际跳棋比赛
眉山举行民兵调整改革试点观摩活动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监管通关科积极支持辖区轴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金安区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管护
太平人寿30万重疾险理赔1日结案
成都小伙和宝鸡姑娘:西成高铁是我们的媒人
凤泉区:宝西街道办事处国庆活动精彩纷呈
重阳节,福州市民听戏登高品九重糕
界首市泉阳镇:秸秆变燃料 成了“香饽饽”
市民政局举办2017年全市社会工作(社区服务)培训班
德安县蒲亭镇曾家洼社区:点亮社区 照亮民心
晋中燃气公司到晋中市福利院开展“爱心接力,我们在行动”主题党日志愿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