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铁路S1线将试运行 聚焦高品质出行市民提建议


温州网讯 市域铁路s1线将于10月1日试运行,它如何给市民带来便利?温州城市轨道交通今后如何发展?日前,《问计于民》栏目“高品质生活”系列报道向广大市民及专业人士征集意见和建议。
  8月1日,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到,今年温州要推进枢纽城市建设,加速内外交通一体化,深入开展市域铁路s3线、轨道交通m线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市域铁路s1线建成试运行,市域铁路s2线全线开工建设。可以预见,随着温州轨道交通的建成完善,对市民的生活居住、出行、商务和商业活动等都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今天,选登部分专家、业内人士、市民、网友的观点与建议,以期市域铁路s1线能更好地为温州市民服务。
   s1线如何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建议尽快完善配套衔接建立政策性的补贴
  市民吴先生日前反映,海棠路有一大段还没动工,温州市域铁路s1线试运行在即,海棠路能否按时完工?2017年12月31日,瓯海16条道路开工,其中10条为市域铁路s1线通站道路,海棠路就是市域铁路s1线新桥站的通站道路。
  “虽然站点名字叫新桥站,但是实际上从新桥去站点的过程并不是全部顺畅。”吴先生说,就比如新桥的梦多多小镇,和市域铁路s1线新桥站的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但步行要40分钟,“希望能尽快完善站点周边的配套衔接工程。”
  网友小王:尽快完善公交换乘站点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不同于城市地铁或轻轨穿行于繁华的市中心区,它经过的地段多为城市建成区的边缘、城乡接合部甚至是郊区农村。就目前而言,平时到达这些地方的公交线路就不是特别多。所以在市域铁路s1建成后,首先要尽快完善的应该是与之衔接的公交换乘站点。
  在票价方面,我认为需要有一定幅度的票价优惠,以此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带动人流量,减少平时驾车出行的频率。这既可缓解交通压力,又能起到优化环境的目的。
  马军建(温州民间智库促进会理事)
   不能堵在去s1线的路上
  高品质生活指标之一是交通畅通,s1线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大大便利周边居民的出行。但是,快起来的同时,周边的配套要做好,尤其是车站和周边道路的衔接。如果我去坐s1线到目的地只用10分钟,但是去站点却要1个小时,还不如自己开车。所以还需要沿途配套的传统公交、共享单车等交通换行系统的支持。
  在营运方面,需要有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时代交通畅通需要智慧公交的兜底保障。建立大数据信息库,实现包括车辆智能调度在内的出行互动机制。
  对于弱势群体,希望政府能有政策性的补贴,关爱弱势群体,鼓励市民乘坐s1线。安全第一,成本控制,拓展市场,服务市民,便利交通……这是我对温州轨道交通的期许。
   s1线沿线周边空间如何利用?
   建议根据周边特色
   建立特色集聚区,带动经济发展
  轨道交通是一种快捷高效、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大运量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对拉动工业、运输、房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都能起到明显的作用。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成使用,对拉进各县(市、区)的距离,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都有积极的作用。
  就温州市域铁路s1线而言,不难发现,它把温州的几大新城片区,如:温州高铁新城、瓯海城市中心区、鹿城火车站老城区、鹿城新城区、浙南科技城等连成了一条线。根据这一特点,s1线沿线周边空间如何利用?
  网友kiki:期待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其实,轨道交通拉大城市框架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杭州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而各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也都对产业进行了一个集聚。
  比如上海,2016年上海迪士尼开业,试想一下,位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的迪士尼,如果没有直达的地铁站,那么游客到达迪士尼的时间成本将大大增加。周边民宿、餐饮业就不会发展得那么快。
  徐剑光(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士)
   打通温州东西向的联系
  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在形成网状后,将对城市的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10月1日,温州市域铁路s1线将要试运行,这无疑是给温州轨道交通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我觉得,市域铁路s1线建成后,将会对温州城市的城市交通、沿线经济的集聚,都会带来发展。
  市域铁路s1线,将带动经济的集聚带,在带动不动产增值的同时,主要站点周边地上、地下空间也将得到开发,还会带动商业、餐饮等集聚发展。比如奥体中心站,因为站点在温州奥体中心附近,今后该站点周边应按站点特色,发展体育产业,形成体育产业的集聚,既方便了市民,又有明显的定位。
  在交通方面,形成了交通联络线,市域铁路s1线是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它打通了温州东、西向的联系。特别是温州龙湾国际机场,s1线进来后,轨道、高速、飞机等多种交通齐备,集聚力得到增强。
  温州城市轨道交通如何发展?
   地上空间有限
   长远之计是利用地下空间,规划地铁
  城市轨道交通,其中包含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等。温州市域铁路s1线作为温州的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是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随着温州市域铁路s1线的建成,也给温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起到带头作用。
  跟温州不同,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地铁因节省空间、减少噪音、减少干扰等优点,成为这些城市的主流轨道交通。但是众所周知,地铁因其技术的原因,在造价方面往往都会比较高。如何在成本控制和长远发展中达到一个平衡点,是今后温州面临的问题。
  市民林先生:建地铁是长远的发展思路
  地铁的优点有:1.节省土地,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2.减少噪音:铁路建于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3.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综上这三个优点,利用地下空间建地铁肯定是长远的发展思路。
  陈坚(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董事长)
   一条市域铁路还远远不够
  对于温州的轨道交通,我是期盼已久。每次回到温州,特别是晚上吃饭的时间,温州就变成了一座“堵城”。有时候出去吃顿饭,当我到了后,大家都吃好了。所以我觉得,缓解温州的交通环境,是当务之急,市域铁路s1线的建设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城市轨道交通之所以能起到拉动城市框架、便民等优点,是因为其网状的特点,所以单凭一条市域铁路是远远不够的,后续开建的s2线、规划的s3线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交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还不够。
  因为地面空间有限,在城市里规划出一个地面网状轨道交通网,也有些不切实际,所以利用地下空间,规划地铁系统,将是轨道交通发展的长远之计。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蒋文泽

铁路换乘购票间隔再调 同站10分钟不同站40分钟
游客持西北旅游年票一卡通可免费赏太白积雪
市财政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学习研讨会
徐良平同志任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
双龙镇:“三措并举”确保经济普查数据高质量
市域铁路S1线将试运行 聚焦高品质出行市民提建议
关于晋中市2017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与2018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每道工序每个环节 他亲自到村入户 手把手给农户教技术
下城:南应加河文晖段 今年要提升“颜值”
四平市统计局“四轮驱动”完成规模以下服务业局队交接
巴中市城管执法局强化饮用水源保护
家人叮咛促安全 扎牢家庭安全线
淦阳街道“四个到位”推进夏季征兵工作
刘志宏朱鹏与山西文旅集团董事长王文保一行座谈
市二院举办纪念“5·12”国际护士节表彰活动暨PPT创意DIY演讲比赛
深圳市民政局关于“2018深圳第六届军民运动会”招标评审结果的公告
光明新区医疗集团举办“等级医院评审中PDCA实用方法”专题培训
银川公开征集不文明行为线索
第17届粤闽赣湘四省六市地震联防协作会议在我市召开 加强区域防震减灾联防协作
西咸新区举办新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解读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