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据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8%,领跑全省。可喜的数据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于“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将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让衢州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农民增收的动能何在?本报记者专访了市农办党组成员、扶贫办主任汪有土。
记者: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农民收入增速为何能做到领跑全省?
汪有土:在我市农民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占据大半江山。前三季度,衢州农民工资性收入为9090元,同比增长10.3%,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达58.1%。不但占比最高而且增量最大,可以说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引擎。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给农民带来了就业层次的提升。不少农民适应变化,在各方帮扶下通过增强就业技能提升了工资水平。光伏工程、土地资源股份分红等方式拓展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为增收开辟了新的空间。另外,转移净收入和经营净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这些因素促使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增长。
记者:为助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我市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汪有土:以转移就业、产业发展、改革创新、政策扶持等为重点,我市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传统产业提升、农民创业就业、新兴产业开发、农村综合改革、强农惠农保障等五大增收行动。
今年来,我市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开展“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深入实施乡村休闲旅游大发展三年行动,大力扶持发展高端民宿、精品民宿,并开展农家乐(民宿)“千户连万户、结对共致富”活动。全市累计建成市级农家乐(民宿)综合体42个,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12条,市级以上农家乐集聚村91个。新增评定省级3a景区村庄37家,全市a级景区村庄超过200家,新增农家乐(民宿)床位数14641个,累计达50435个。今年1-9月,全市接待游客3055.85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31.08%。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去年我市实施柑橘产业转型,带动了一批橘农增收,衢州农业产业走出了特色改革之路。发展绿色畜牧业、发展农村电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农民增收有了新的增长点。此外,我们还通过开展“寻觅衢州乡村味道”活动,挖掘了一批农民增收致富带头人。这些爱农村、懂农业、善经营的农民增收致富带头人,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回报家乡,积极发挥市场、技术、信息等优势,带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记者: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接下来我们如何让村民尽快搭上致富顺风车?
汪有土:“习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接下来,我们要着力抓好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同时,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激发农民积极性,挖掘各类产业促农增收的潜力,深化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进一步深挖农村改革红利,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
[以案说法]在缅甸欠下赌资 他吞下65颗包好的毒品
别样教师节 派出所民警入校话安全
害怕"蓝鲸游戏"12岁女孩不敢单独睡
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郭锋对佛冈的这些做法竖起了大拇指
玩游戏成瘾是病得治 专家:初中大学新生是高危群体
衢州农民鼓起钱袋子——“对话2017”系列报道之二
九江市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想起那时走亲戚
“网红”有风险 入行须谨慎
杨和镇新安村乡村振兴建设初见成效
景德镇市两项“控规”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巨鹿精准扶贫“输血”变“造血”
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举行
宝坻区:打造潮白河观光带 来这儿落户优先保障
九江市柴桑区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一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市财政局着力打造财政培训品牌
市食药监局组织开展“五一”节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下月调整
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中
横岗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