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铸一把精准扶贫的“金钥匙”市工信委派驻延寿县金凤村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王锋的一天


看到村里的菌包种植项目越做越大,王锋心里美滋滋的。
  这几天,气温一路攀升,雨水少得可怜。王锋心里的火更大了。他急三火四地联系市农科院的“行家”,请他们支支招,别让田里的庄稼渴坏了、农户的钱包晒瘪了。
  王锋是哈尔滨市工信委派驻到延寿县加信镇金凤村的“第一书记”。他的工作就两个字,扶贫。
  地少人多、缺少致富产业,让金凤村成了贫困村。该村常住人口972户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212户。
  担子不轻,这个担子王锋已经扛了一年。从城市扎到乡村的一年里,王锋都在忙些什么?他和队员的到来,又给这个“穷根”很深的小乡村带来哪些改变?日前,记者跟随这位“第一书记”一天忙碌的身影看个究竟。
入户走访是驻村扶贫的必修课。
未来村里种什么?王锋有自己的设想。
  时间:2018年6月9日 地点:延寿县加信镇金凤村
  8:30  布置工作
  “哎呀!你是药罐子啊!”记者走进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宿舍时,就看到“第一书记”王锋正从桌前摆着的一个塞满了各种药品的塑料盒子里挑选出一把药,放进嘴里,喝了一大口水,一仰脖子吞进去。
  王锋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工作起来像打鸡血一样亢奋的人。高血压、冠心病是他的老毛病,因为驻村工作强度太大,血压蹿高是常有的事儿。
  “你昨天又熬到几点?”王锋随口问坐在对面吃早餐的扶贫工作队队员张洋。“12点。”张洋回答。
  “又熬这么晚!”看着跟自己一起驻村的同事,王锋有些心疼。熬夜,已成为所有驻村队员的基本功。要把当天所有的工作做实做细,就会这么晚。
  “你感觉咋样了?”王锋又把目光转向另一位队员薛亮,他感冒咳嗽几天了。最近,工作队的几名队员嗓子都有点哑。“大家多喝水,可别倒下啊!过几天,咱还要去趟尚志,考察一个菌包加工的项目,村里几家贫困户都养着菌包呢,销路是个问题。”王锋嘱咐队员的同时,把下一步的工作强调了一下。
  9:30  主持晨会
  村委会会议室里,工作队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到齐了。像往常一样,王锋开始主持晨会。
  先是一一询问头一天工作完成情况;继而安排当天任务。其间,有批评,但更多的是在鼓励和表扬。
  “2018年过去快一半了,虽然我们村的扶贫工作经过了市里的考核检查,但下半年还有很多计划要落实。加把劲,年底咱得交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这话王锋既是给村两委的成员鼓劲,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10:00 送去爱心
  散会后,王锋到办公室看看刚收到的三大包爱心衣服。这是王锋在哈市的两所小学为村里贫困户家的孩子“化缘”来的。
  “通知队员,让他们按照自己包户孩子的数量和衣服大小来领。”王锋正安排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进屋找他。她叫张悦,家里是贫困户,她来找王锋是要告别的,下周她就要去哈市的技校上学。
  “快来快来,王叔给你点礼物。”说着,王锋回到自己办公室提来两个手提袋,递给张悦:“一件是你的,一件是你妹妹的。”
  女孩高兴得合不拢嘴。王锋又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塞到孩子兜里。
  张悦的爸妈长年卧病在床,家里农活没人干,租地的钱养活两个孩子挺难。王锋到村里以后,就常去张悦家,缺啥少啥,他送上门,还发动村民捐款。
  “这一年王叔没少帮我家,我去学门技术,以后好赚钱养家。我爸妈也说,我家脱贫了就算是帮了王叔的忙吧。”张悦告诉记者。
  11:00 入户走访
  王锋和队员开始分头行动,离开办公室进行入户走访。
  入户走访是驻村扶贫队员最常态和最基础的工作,了解情况、宣传政策、访贫问苦、解释法律、征求意见等等工作都是通过入户走访实现的。贫困户多,每个队员都要负责二三十户,走访任务不轻。
  王锋最先来到村民臧志超家。臧志超和媳妇正在喂牛。饲养肉牛是王锋为他家脱贫划下的“道儿”。
  “最近养得咋样,疫苗不会打的话,我回头给你问问防疫站的专家。”王锋最怕臧志超把牛养出病。
  “没事王哥,最近我借了本教养牛的书,有空翻翻,有不明白的,给你打电话。”臧志超看到王锋格外亲。
  走出老臧家,王锋迈进贫困户赵岩家。去年,赵岩结婚时,口袋里只有1000多元钱,是王锋帮他扒了泥草房,建好新的彩钢房。看他年轻力壮,工作队还为他争取到贷款,鼓励他做电商,现在赵岩家每月都有3000多元净收入。
  没走几家,时间就接近下午1点了,午饭时间都过了。
  14:00 为民解难
  匆匆回宿舍吃口饭。下午,记者再次跟随王锋入户。
  “最近,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在贫困户金权家,王锋开门见山地问,金权听了连连摇头说没有了。
  “咋能没有呢,你上次不还担心家里养的菌包卖不出去吗?”王锋反问。
  “哎呀,我那就是心里稍稍有点担心,已经给你们工作队添了不少麻烦了,真不用操心了。”金权有些过意不去。
  王锋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一个好消息,王锋正计划为村里引进一个菌包加工生产线,这样就可以大批量生产菌包,产量上去了,食品厂、批发商就能上门收购了,以后菌包绝对不愁卖。
  “那敢情好!那敢情好!”这个消息让金权吃了颗定心丸。
  63岁的贫困户董军是王锋最大的牵挂。老人年轻时干农活是把好手,老了却累出一身病,无儿无女无人照顾。驻村后,王锋动员了董家房前屋后的几户村民,拜托他们多来董家看看,关心照顾一下老人。
  “还说啥拜托,这是应该的。王书记你放心,这事儿交给我们吧。”相邻的村民特别支持王锋。
  进门一番嘘寒问暖后,王锋问董军,知不知道再过两年将有什么好事情等着大家?老人说:“知道啊,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说了,到那时大家一起脱贫奔小康了,我盼着呢!”王锋说:“对喽!我们这不正在想方设法吗?你老人家就好好爱护身体,等着过好日子吧!”“哈哈哈……”两个人的笑声挤满了小屋。
  19:00 联系项目
  晚饭后,工作队再次开会。
  王锋叮嘱重点事项后,传达了市里和延寿县几份关于脱贫攻坚的文件内容。
  散会后,工作队员都坐在桌前,开始各自的案头工作,把今天入户调查的情况做了个简单的记录。
  这项工作王锋晚饭前就挤出时间提前干完了,但他不能闲着。掏出手机,王锋准备跟尚志的菌包加工企业对接,还要和安装光伏发电设备的企业聊聊。他琢磨把目前村里3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扩大规模,不仅是贫困户还能让更多村民尝到甜头。王锋还想给家里打个电话,驻村后他忙起来,周末也回不去家,陪家人的日子屈指可数。
  夜深了,驻村工作队宿舍的灯还亮着……
  记者手记
  这就是工作队第一书记王锋和他的队员们充实而忙碌的一天。
  一天采访中,无论是贫困户还是其他村民们提及王锋时,都会夸上一句:“王书记这人直爽、肯干、靠谱,有这样的驻村扶贫干部是我们的福气。”
  要说王锋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给乡村带来的变化,金凤村党支部书记崔连池感触更深。他总结出三变:村民的钱包变鼓了,村容村貌变美了,村民脱贫奔小康的劲头儿变足了。
  变化从何而来?来自王锋和驻村扶贫队员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和付出。在村务记录本上,记者清楚看到:2017年6月至今,金凤村安装路灯200盏,设置铁栅栏20万延长米,建设休闲广场两处,建垃圾处理站5个,建3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8000平方米;引进稻米加工、禽类养殖、特色种植项目14个;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7次,培训村民及致富带头人632人次。
  贫困村金凤村正在驻村扶贫干部们的辛勤汗水中改变着……

榕主要工业指标增速全省第一 工业用电量持续增长
延安市为民服务大厅部门窗口9月份行政效能考核报告
紧盯重点单位 抓实作风整顿市公安机关召开集中开展队伍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暨警示教育大会
烈日下客车突然抛锚 周口高速交警急救援
天津市发布2018中国·天津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相关情况
用真情铸一把精准扶贫的“金钥匙”市工信委派驻延寿县金凤村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王锋的一天
让农民工挣钱顾家两不误
在变革中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回望201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篇
老司机走神开偏道 大货车无辜遭殃
鼓励企业投资非洲 共创“一带一路”上的张家港品牌
吉首: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再推进
双庄街道开展“我是小小清查员”志愿服务活动
市领导春节前慰问贫困乡、少数民族乡困难党员群众
南阳全城爱心护考 温情无处不在
杨宝东在调研文物保护提升和文化项目建设工作时指出 提升品位 打造精品
黔江:白土乡严格落实"双河长"制 改善河道环境
昆明​市食药监局开展保健食品委托生产加工专项整治行动
马文田副市长到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开展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调研
南通一小区路塌陷车坠洞中 物业称开发商正维修
大埔开展岁末年初陶瓷产业安全生产综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