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不易”、“送而不达”一直是困扰法院送达工作的两大难题,无锡法院建成的“无锡法院司法文书电子送达平台”,实现了司法文书电子送达的“零距离、零等待”,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有效提高了办案效率,节约了司法成本。今年4月,无锡法院全面推开电子送达工作,截至月底共在11665起案件中适用电子送达,送达成功14335件次,送达成功率达到80%。
因查找当事人地址、直接送达、公告送达等送达工作占用了法官助理及书记员60%左右的工作时间,极大地耗费了司法资源,降低了司法效率,损害了司法公正。
当事人魏某某是无锡某小区的住户,与小区物业存在物业合同纠纷。2017年8月,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魏某某就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一案,经无锡仲裁委员会开庭审理裁决如下:被申请人应向申请人交纳物业服务费、违约金、仲裁费等合计4525元。但被执行人在裁决生效后以及公告后,仍不向申请人履行交纳上述款项的义务。今年4月,该物业管理公司申请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裁决。
中院执行局法官收到该案后立即对被执行人进行网络查控和文书寄送。查询结果显示被执行人目前无可供执行财产,且邮寄的相关法律文书均以原址查无此人而退回。申请执行人也表示被执行人已经长期下落不明,原有电话早已停机,也没有其他执行线索。执行法官在无锡法院电子送达平台输入被执行人身份证号码发起送达指令,3分钟不到,系统显示被执行人在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共有4个电话号码,均已送达。更让人惊喜的是,显示送达成功后一分钟不到,被执行人回电询问案件情况。被执行人表示目前经济状况不佳,但一定积极筹款履行。一周以后,无锡中院执行局收到申请执行人的结案申请书,向法院告知被执行人主动上门要求协商解决,并筹款履行交纳了欠款,案件顺利执结。
无锡中院立案庭庭长张晖介绍,这套电子送达平台具有“找人”的功能。在法院不知道当事人的手机号码的情况下,仅凭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址等基本项目,即可通过公安户籍部门的网络端口,查询到当事人的身份证号码,随后再通过三大手机运营商自动检索其名下的所有手机号码,解决了长期以来法院送达工作中“人难找”的问题。在今年4月份无锡法院成功送达的14335件次司法文书中,有3000余件次送达系通过平台“找人”功能实现送达,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记者 晓城)
承德市国家税务局收费项目公示
望奎农村道路硬化率达100%
7月份全市港口经济指标大幅增长
成都金堂通用机场获批定位为A1类通用机场
大力培育新产业 打造发展新动能
无锡法院电子送达实现“零距离、零等待”
随州市商务局召开2018年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罗坊会议纪念馆新时代传习所建成开讲
我市城区普通(省示范)高中2018年统招分数线已确定
【政策解读】山西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市第一中学校园演讲纪念五四运动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市残疾预防行动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市政协到市公安局调研座谈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崇明区民宗办规范宗教场所的档案管理
与在校生产争执 伙同朋友校门口寻衅滋事被判刑
优秀退伍军人进校园
被二手车商与检测结构联手算计 市民买到“事故车”
与智博会紧密衔接 发现和培养一批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友谊县长蔡纯意主持召开2018年第七次政府常务(扩大)会议
斗门第二届“黄杨诗语”朗诵大赛优秀节目展演在黄杨河畔与诗歌浪漫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