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通化教育发展“第一资源”


“上岗三个多月来,我深深体会到,技工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技师学院教师就是工匠之师。我希望自己能培养更多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推动家乡全面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面对教育电视台实习记者宋甜甜的话筒,通化市技师学院实习教师孙明侃侃而谈。孙明和宋甜甜都是“双一流”高校吉林大学毕业生,是通化市教育局通过“千名学子归巢计划”招聘上岗61名高校毕业生中的两人。这一批回乡优秀学子为我市教育事业增添了新的改革活力和发展潜力,正逐步成长为我市优质教育资源中的“优中之优”。
  教师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国家之需、百姓之盼。通化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优先谋划,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激发教师人才活力,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打造通化教师资源品牌,为科教兴市提供强有力的教育人才支撑,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教师队伍待遇
  通化市积极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高教师队伍待遇,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完成市直学校岗位重新核定工作,副高级职称数增加204个,中级职称数增加100个,平稳启动并圆满完成了停滞多年的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协调编办和财政局等部门,破解了涉及教师待遇的多个问题,解决了班主任工作无劳动报酬、高三辅导教师补助问题等历史遗留问题。为我市援疆援藏教师参保50万重大疾病保险,解决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化解后顾之忧。实行校长职称评聘“退一进一”的职务和职称双肩挑政策,使一批专家型教师走上领导岗位。重新建立教师定期体检机制,强化服务关爱教师身心健康,让教师安心从教、开心从教。
  搭建聚才平台,吸引优秀教师从教
  大力实施教育人才引进计划,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积极解决教师结构不合理和教师资源紧缺问题。面向社会招聘教师,在拓宽教师来源途径的同时严把“入口关”,向农村教师、紧缺学科教师倾斜,最大程度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定向发力,不断优化教师队伍人才结构,制定从“985”和“211”大学引进教师的计划,通过“千名学子归巢计划”招聘重点高校毕业生100人,现已上岗61人。落实免费师范生毕业就业安置计划,与东北师大优秀毕业生签订协议,共招录免费师范生84人。持续开展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共招聘特岗教师2300余人,全部到农村学校上岗工作。对近期新招聘入职教师进行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专业技能等8个专题的培训,为我市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厚植成长土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市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通过自主学习、校本研修、全员培训、团队研讨等多种措施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分学科对我市近400名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对教研员、教学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培训3600人次,举办青年教师成长论坛培训年轻教师130多人,强化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组织8600余名教师参加“国培”和“省培”项目培训,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活动。以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名师”系列展示、交流、研讨活动,发挥名师示范带动作用,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实施专业引领。我市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实现整体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在各级教育教学比赛、评比中捷报连传,实现了多个项目零的突破。
  提升师资质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德才兼备、师德为先,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学规范,铸师魂,创办人民满意学校”等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师德标兵校”创建活动。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了向黄大年、郑德荣等楷模学习活动,对“吉林好人、最美教师”和师德先进个人进行评选表彰并广泛宣传报道,组织优秀教师为市直教育系统教职工做专场事迹报告会。继续落实《通化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实施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注重均衡发展,推动城乡教师交流
  推进教师资源均衡,促进优秀教师交流,使薄弱学校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推进农村紧缺学科教师、农村新任特岗教师省级培训。实施农村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在全市选拔100名农村优秀中小学专任教师进行为期3年的专项培训。建立了市级、县级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坊,并完成骨干教师入坊工作。组织英语、语文、数学、物理四学科名师工作室到通化县东宝中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全市11134名农村教师参加“提升工程远程培训”“紧缺领域骨干教师培训”等国家培训项目。通过招聘农村特岗教师、建设农村远程教育网等切实措施,着力补充农村紧缺学科教师,促进农村师资队伍水平整体提高,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通化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激发教育人才“第一资源”的澎湃活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使我市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推进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梅平高速最新消息:首个标段全幅贯通,明年6月建成通车
唐山旅发大会嘉宾观摩曹妃甸文旅项目(图)
建邺区首届蟋蟀大赛将于10月4日在游坊城开战
秸秆回收变废为宝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市二院召开第六批援南苏丹医疗队员启程欢送会
激活通化教育发展“第一资源”
舞阳县侯集镇二中顺利完成九年级考生中招志愿网上填报
雷家店镇能人回乡创业搅活一池春水
微信群里搜意见 居民参与让环境整治"接地气"
安全吃粽子 平安过端午
西宁市人大代表聚焦畅通西宁建言献策
网友惊呼太神奇!今天三清山的雪景美爆了!
市旅游局在新湖风景区开展文明单位创城共建活动
周江勇张耕审议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
市环保局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
范县考察组到沈丘县考察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浠水县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PPP项目启动
中国共产党商丘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议 -- (二〇一八年七月十六日中国共产党商丘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市领导深入浮梁清溪村委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赵江涛调研北梁腾空区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时强调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谋划优质示范项目 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