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与铜结缘,并因铜设市,再到如今的因铜而旺。贵溪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发展历史,似乎就是一部这座城市与铜的“婚姻史”。 从江铜集团“一枝独秀”,到世界铜都“春色满园”,“大铜业”走过了非凡的历程! 如今,铜产业已经深深融入贵溪经济血脉之中。
没有漫天的扬尘,没有嘈杂的噪声,没有高耸的烟囱。日前,记者在贵溪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立平的带领下,尽览铜产业“满园春色”!
贵溪经开区铜产业集群占地3.4平方公里,2006年江西省政府批准贵溪工业经开区为江西省唯一一家省级铜产业特色工业经开区,并提出把鹰潭打造“世界铜都”这一宏伟目标,一直以来贵溪将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经开区现有铜企业46家,其中已投产企业46家,占园区企业总数近三分之一。龙头企业有红旗集团江西铜业有限公司、江西凯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产品有铜锭、铜板、棒、线、排、杆、漆包线、阀门、超细线、异型铜材及电子铜带等近200个规格品种。铜产业集群中高新技术企业有7家、2017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江西凯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名牌产品2项、江西省科学技术成果1项、省级技术研发中心1个、实用型技术专利91项。配套企业有凯顺科技等12家企业。贵溪铜产业无中生有、从弱到强,从名不见经传到名闻遐迩、芳名远扬。
“贵溪发展铜产业基础实、框架好,当然,也产生了新矛盾,遇到了新问题。”作为园区一线的干部,徐立平对于经开区铜产业转型升级有自己的思考。贵溪铜产业三次加工品次量小,二次加工费利润低,一次加工企业生存难,要从调整加工结构,明确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环境等方面下功夫,促产业转型升级。
生产铜线直径最细可达0.0098mm,相当于一根成年人的头发直径的七十分之一,市场价远远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贵溪中臻铜业有限公司利用转型升级给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作为江西省唯一能产出如此规格铜线的企业,无疑是同行业的领军者。骏达特种铜材的铝青铜、洪达轴承的高力黄铜、鸿利工贸的锡青铜产品配件耐磨损、耐腐蚀,享誉欧美。红旗集团的漆包线,凯安智能、奥泰铜业的铜板带等产品,走在行业的前沿。经开区一开始以粗铜加工为主的格局逐渐向以精深加工为主的模式发展,铜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达到70%以上,其中多家企业和江铜、华为等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拥有一批一流品牌的铜终端产品。
铜加工企业的特点是资金需求量大,对市场波动较敏感。多年来,为扶持企业发展,设立了贵溪市工业产业引导基金铜产业扶持子基金,为享受78号文件铜加工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同时发挥兴园投资有限公司作用,为经开区企业提供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税前应急周转资金,解决企业临时性资金困难。充分利用财园信贷通政策和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作用,为企业解决中长期资金压力 。运用金融扶持创新,在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贵溪凯安铜业是一家大型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公司通过融资平台累计获得融资超过1亿元,使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了20%以上。
凯顺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铜材加工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的企业,成立不足3年的凯顺已经拥有了53项发明专利,在全行业率先提出了“互联网+服务模式”,通过窄带物联网和云平台对国内外使用其产品的客户进行24小时在线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缩短维护服务响应时间,切实地提高了客户的生产效益。凯顺正是贵溪企业智能装备创新一个缩影。为提升创新链,贵溪经开区抢抓窄带物联网时代发展先机,努力构建上下游有机衔接、高效协同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中高端铜精深加工产业链,积极发展智能装备,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衍生。
破解建筑垃圾“围城” 定海引进设备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用人单位上门给学生发“月薪”
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重庆:18个项目被采取行政限制措施
宿马园区坚决打赢午季秸秆禁烧攻坚战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看贵溪铜产业发展的嬗变史
通山木雕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我市拟出台办法规范餐厨垃圾管理 随意抛弃倾倒餐厨垃圾或被处5000元以上罚款
忒“牛”了!九江一辆7座面包车超员100%,他们是不是都练了“缩骨功”?
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二道河村观光农业园区三百亩荷花竞相绽放
我市迎来首批积分入户新市民
我市不动产登记自助缴费系统试运行受到市民点赞
林州市打造示范街区助力双创工作
红绿灯下检验“创文”成效
“春牙行动·2018云南省慈善摄影展”征集作品 最高奖1万元
我市铁腕治污打好治水硬战
本市侨界医疗队为在津新疆班学生开展健康服务
安庆市举办第二届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团体赛
拥抱世界:东莞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港股牛市持续升温 北上基金优势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