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敏:热心帮扶不言悔


  □翁国城
说起陈智敏,在荔城区黄石镇沟边小有名气,2009年他注册成立了荔城区黄石镇沟边农机专业合作社。日前,笔者走进合作社,看到他正和去年加入的6名合作社“新社员”在清洗刚收回的蔬菜。这6名新社员来自该镇3个村的6户贫困家庭。陈智敏说,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实现增收,他与镇上协调帮助这6户家庭搭载新型经营主体这个产业快车,培育适合他们的增收产业。
正在清洗蔬菜的和平村困难户陈金英今年52岁,3年前她丈夫得病,在精准扶贫中,她的家庭被列入“建档立卡”帮扶对象。她说:“2万元入股,分红1500元,加上每个月工资1800元,共领了3300元。”她算了去年的增收脱贫账,土地租金、分红、务工,纯收入超过2.4万元,比原来种地划算得多,还没有经营风险,一家四口跨过了脱贫线。
今年41岁的陈智敏2007年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水稻和蔬菜种植,当年他购买了2台手把式手扶拖拉机,每天只能插秧20亩。人跟在机械后面走,一天下来累得腿都走不动了。那时,他只能承包土地100亩;到了2009年,成立了沟边农机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00多人,他购买了3台乘坐式插秧机,一下子就承包了600亩土地;今年春耕时,他已有16台乘坐式插秧机,承包土地3800亩。
现在,沟边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大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和收割机、植保机及其它各类农机100多台,实现了水稻、蔬菜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成为农业部机械化示范合作社。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一大批种养大户脱颖而出。但种养大户仅靠自己和家人的劳动,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于是,他们纷纷把岗位提供给那些困难家庭有劳动能力,根据生产需要招聘工。陈智敏告的基地今年种植早稻面积达3800亩,从春播开始,都少不了钟点工,仅记录在册的就有110多人。
今年53岁的困难户陈英妹说,现在家里的土地都流转给种植大户了,她到农业基地打工,一天有100元收入,另外还有流转土地的租金收入。和陈英妹一样,今年56岁的林玉宝也是该基地的工人,她还和基地签订了合同,按照一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10元计算,她一个月收入约2400元。
林建兰是邻村的贫困户,镇里给她提供了2万元无息资金款。林建兰把这笔钱入股到合作社,成了合作社股东,还在合作社基地里上班。
“合作社收益高,是很好的脱贫项目,去年就有5户贫困户通过无息资金款入股合作社。”陈智敏说,目前合作社已种植蔬菜作物300余亩,形成“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陈智敏笑着说,能让贫苦户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他多付出点心血也值得。

上汽大众途昂上市一周年礼
常平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业务培训
高新区城管执法局集中开展毁绿占道清理整治活动
《魔笛》“吹响”苏州
“洗脸”
陈智敏:热心帮扶不言悔
公安巡特警春季大练兵
“点单式”服务助企成长
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召开 九江籍省政协委员踊跃报送提案
和县森林公安局及时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
受台风影响宁波高速今日客流回落 明后天将迎返程大流量
市政府与中科建发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长春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推行“只跑一次”改革措施
厉害了!金华入选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全国仅17席
贵州·台湾大健康产业(云锦)示范基地在乌当揭牌
利川干部信息“廉上网来”破解监督难题
市检查组到大英检查公务用车和办公用房管理情况
晋城市境内高速公路相继恢复通车
平湖市烟草专卖局“三步走”打造“指尖办证服务”新模式
警方提示:国庆长假就要来了,教您几招安全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