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朝古都·夏】少康中兴:老丘成夏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


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近百年。然而,只有到了少康还朝,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的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形势。少康去世后,他的儿子杼继承帝位。杼把都城从原(今河南济源)东迁至百里之外的老丘(今开封国都里村一带)。继杼之后,夏朝又有6任帝王继续以老丘为都,时间长达216年,囊括了夏朝整个发展鼎盛时期。而老丘所处的位置就是今天西距开封古城仅20公里的国都里村一带。随着这一史实的确认,开封的建城、建都时间被重新改写,开封的古都地位由此发生重大改变。
夏都老丘在开封
出今开封市曹门大街东行,过开封火电厂后即入开(开封)兰(兰考)公路(g310国道),再东行过大广高速(g45)不远即到祥符区杜良乡。在杜良乡政府东自开兰公路北拐有一村镇公路,沿该村镇公路北行约2公里处有一自然村曰“国都里”。
国都里村很小,南北宽约300米、东西长约500米,村子里只有630多口人,大都从事泥工、木工。据国都里村党支部书记湛洪国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小河南岸尚有个庞大的土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土建房等把它挖掉了。据该村老人们回忆,他们祖辈相传的故事,就是该村的位置过去是古代的一个老国都,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这里古代是较高的山丘,后来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地平面升高,使山丘高出地面部分不太明显了。正是由于地面高,曾有一次黄河发大水时,外村人纷纷跑到国都里村避难。在今国都里和招讨营两村之间,依然可以看出这里的地势比周围地面高。
1998年春季,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连霍高速开封段建设工程的文物勘探中,在位于国都里村北仅1.5公里的刘京寨村中,曾探至一处分布范围较广的文化层堆积,部分探孔在距地表约12米的深度,出土有显具夏、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残碎绳纹陶片等物。
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再结合国都里村所处的位置,学术界的大多数人认为,该村及其附近区域就是夏都老丘所在地。国都里村之所以以此为名,就是因为相传夏代的都城曾设在此地才相沿而来。
少康中兴开启中国首个“中兴”时代
老丘是怎样成为夏朝都城的呢?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玉洁说,自禹以后,经过启一代,到太康时期,夏王朝开始衰落,政权一度被后羿所夺。后羿夺了夏政权之后,也日益陷于淫乐。后羿自恃善射,不理政事,不用贤人,而用寒浞为相,寒浞又杀了后羿。夏的一个贤臣靡逃到有鬲氏(今山东德州附近)部落。靡自有鬲氏起兵,又重新收集夏与后羿两国的余民,灭掉寒浞,而立太康的后代少康。少康由此恢复夏王朝。
关于少康复国的史迹,《史记·吴世家》记载云:“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帝相。帝相之妃后缗方娠,逃于有仍而生少康。少康为有仍牧正。有过又欲杀少康,少康奔有虞。有虞思夏德,于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于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后遂收夏众,抚其官职,使人诱之,遂灭有过氏,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少康得到有虞氏的帮助,聚集夏民众,建立了政权机构,遂灭有过氏,从而恢复了夏王朝。少康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他勤政爱民,专心农业水利 ,使夏朝国力强盛,四方来朝,史称“少康中兴”, 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
夏王朝在老丘走向鼎盛时期
少康去世后,他的儿子杼继承帝位。杼在少康复国时,就曾诱杀寒浞之子豷,是消灭寒浞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古代激烈的部落战争中,为了保护自己,杼发明了甲、铠,使部族在对外战争中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自己。李玉洁说,杼统治时期,是夏王朝的盛世。《国语·鲁语上》记载:“杼,能帅禹者,夏后氏报焉。”杼能追随禹的伟业,对夏王朝做出了贡献,故夏后裔对他实行报祭。报祭即报德之祭,是一种较为隆重的祭祀。
杼继位五年时,就把国都由原(今河南济源)迁到老丘(今开封国都里村一带)。《竹书纪年》云:“帝宁居原,自迁于老丘。”宁,即杼。老丘,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三引《彚纂》载,“今河南陈留县北四十五里有老丘城”。
“老丘,就是人们在原来的高地上又用土堆筑起来的高台。”李玉洁说,古代,人们把居住的地方称为“丘”或“邑”。丘、邑一般是筑在向阳的高坡上,这样的地方温暖、杀菌,而且在高坡上可以躲避水灾。另外,住处还要临水,因为人们要吃饭、喝水、生活。如果当地没有高坡,只是平原,那么人们要筑一个高坡。这个高坡叫做“丘”“冈”“京”“台”等。《诗经·大雅·灵台》记载了周人建筑灵台的情况:“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高台文化”。
“杼把国都迁到老丘,奠定了老丘在夏代历史上的地位。老丘是夏王朝最重要、建都时间最长的国都。”李玉洁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对夏王朝的12次迁都进行考释,认为夏朝12次所迁之都中,老丘是最重要的一个都城。自杼迁都老丘之后,夏王朝有帝杼、帝芬、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等6世国王、经历216年的岁月定都在老丘。如果除去夏王朝自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的60余年,因夏国家处于“无王”时期,再除去大禹“公天下”执政的45年,那么夏王朝经历471年,仅以老丘为国都就216年。夏王的其他9个国都一共255年,由此可见老丘在夏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夏王朝共经历了471年,以开封老丘为国都就有216年,占整个夏王朝的一半时间。在老丘,夏王朝走向鼎盛时期。老丘时代,夏人征伐东海及三寿,势力达于东海边,东方的夷人又开始朝拜夏王朝。夏人的势力向东南可达闽越,西南达今河南南阳方城地区,向西可达天水、兰州一带。直到帝胤甲把国都从老丘迁到西河,从此夏王朝由盛而衰,进入了衰败时期。
夏都老丘改写开封古都历史
在开封建都史上,夏都老丘曾经是个绕不过去而又长期被忽视的话题。原因就在于中国一贯号称有5000年文明史,但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以前,史学界对这种提法是有争议的,特别是国外史学界并不认可。在甲骨文被发现以前,有的史学家只承认西周是真实的历史,夏、商被列为传说时代。因为真正有传世文献支持的“信使”起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在此之前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的。自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商代的历史得到了实证,故商代历史被承认,而夏代仍被列为传说时代。
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题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进,夏代的历史得到实证,夏朝被列入正史,夏都老丘也逐步被国内史学界所关注。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就曾说过:“过去讲古都开封的历史,都说开封是七朝古都,其实这种提法是有缺憾的,因为它排除了开封第一个古都——夏代的老丘。‘夏商周断代工程’完成后,夏代已被列入正史,还不承认夏都老丘是开封第一代古都的话,就说不过去了。”
2013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国古都学会2013年(开封)年会在古都开封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开封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复兴”这一主题,通过认真的学术研讨和实地考察,达成共识,并通过了《中国古都学会2013 年 (开封)年会宣言》。《宣言》指出:根据古文献记载和文化遗存,早在4000多年以前,开封就是人文始祖带领部族生存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早期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为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后,至第七位夏王杼时,将国都设在位居中原腹地的老丘(开封)。夏定都于老丘历时200余年之久,这对推动中原地区的开发和夏王朝的兴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宣言》认为,上述史实表明,历史上的开封,从成为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的都城开始,到战国时期的魏,再到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及其以后的北宋和金,都是引领一国的都邑,是名副其实的“八朝古都”和“中华名城”。它的重要历史地位应该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肯定。
“随着夏都老丘所处的位置就是今天的国都里村一带这一史实的被确认,开封的古都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建城、建都时间也被重新改写。”中国古都学会副秘书长、开封古都学会会长郭书学认为,开封的最早建都时间应由公元前364年提前至公元前2020年前后;最初的建城时间应由公元前8世纪提前至公元前21世纪,距今4100年。开封是名副其实的“八朝古都”,在全国应位居“八大古都”之首,堪称“华夏第一古都”。
“重新确认开封的历史地位,绝不是增加一朝和历史前推1000多年的简单问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郭书学说,夏都老丘与今之开封(曹门)仅22.5公里之隔,并与陈留、大梁(开封)构成等腰三角形,同属一个范围不大的地域。自古以来,地脉相连,从夏都老丘到魏都大梁,从隋唐汴州到北宋东京,再从明清省府到今日开封,尽管城市兴衰无常,但环环相扣、一脉相承。开封的历史用16字概括就是“华夏古邑、郡州重镇、八朝帝都、五代省会”,其历史文化的厚重及蕴含之丰富毋庸置疑。

黄标车淘汰任务超额完成
2017年度四平域外人员在平新设立企业占三成
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唐山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编制中标公告
张海军区长督导大南街办事处边死角改造情况
我市告诫并严查节日市场价格
【八朝古都·夏】少康中兴:老丘成夏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
漯河水文局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走进源汇区五一路小学
这人朋友多,借钱“手尾”更多丨请留意“套路贷”这些套路
习三内画博物馆有特展
工伤保险浮动费率调整 部分企业费率低达0.2%
凤城市召开农村改厕工作会议
“我要用诗歌记录祖国新变化”七旬老农三十余年写诗千余首
广元市人社局以“三零”力促系统行风建设
你知道吗?内河船舶非法参与海上运输的惨痛代价
关于公示2017年西安市就业创业失业培训人员名单的公告
坚持问题导向 逐级压实责任 坚决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地落实——市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召开
以严和实的作风落实管理责任
海口:成立机构统筹布局 建“多规合一”综合信息平台
研究:全球每年25万人死于枪支 美国死亡人数排名靠前
省国资委调研组莅安调研国企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