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用诗歌记录祖国新变化”七旬老农三十余年写诗千余首

记者 徐敏 通讯员 余宁 周利萍
74岁的邱云君是龙游县沐尘乡人,坚持诗歌创作三十余载,题材从思乡到写景,从写家乡到记录祖国巨变,创作诗歌千余首。
外乡打工写诗抒发思乡之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和众多农村人一样,邱云君远走他乡打工谋生。不同的是他打工的地方并非繁华的都市,而是山连着山的大山深处。
“工作之余陪伴左右的是本《唐诗三百首》,读诗、写诗成了我打工之余唯一的业余生活。”邱云君来到福建邵武成了一名伐木工,他回忆,那里除了山就是树,有时走上十几里山路,也难得遇到人家。
邱云君说,小学五年级他第一次接触到唐诗,就迷上了它。“一遍又一遍地读,怎么读也读不够。”直到初中毕业回到家中务农,他还时不时拿出课本读上几遍,“在田间劳作了一天,拿起书本读一读古诗,一天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
外出打工期间他对诗歌的挚爱被再次点燃。“独在他乡,写的都是思念家乡和亲人,有些诗歌还作为家书寄给了妻子。”邱云君说,那段时间,他开始疯狂写诗,一天至少一首,但保存下来的寥寥无几。
题材从思乡到家乡美景
前不久,邱云君将自己创作的诗歌成册,分上下两册,共计342 首,名曰《盛世荆花》。
其中,在《盛世荆花》下册中,大部分诗歌是写龙游的美景和巨变。从灵山江到龙游石窟、荣昌广场、民居苑,再到“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乡村,邱云君都用诗歌一一记录。
邱云君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家中大孙子出生,他和妻子来到龙游县城帮忙照顾。从农村到城市,眼前的一切都是新的,邱云君内心激情澎湃,不禁提笔用诗歌记录所见所思。
在灵山江畔,他写到“灵山江,伴龙游,相依相伴几千秋。”在游览龙游民居苑后,他感慨“方方如画皆锦绣,古色古香尽玲珑,身在画中。”在参加龙游畲乡三月三活动后,他写下了“畲族乡,社里好地方。山歌起,唱着凤求凰。”等赞美家乡的诗句。
诗歌记录祖国发展和巨变
时间到了2003年10月15日。那天一大早,邱云君守在电视机前收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实况。
“亲眼目睹了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邱云君回忆道,直播一结束,他就来到书房赋诗一首,以此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也就是从那时起,邱云君开始用写诗记录祖国的巨变。十九大胜利召开、庆祝抗战七十周年大阅兵等国家大事件,他都会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
“我亲身经历了新中国从弱到强,百姓生活从贫到富的发展历程,我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用诗歌记录祖国的新变化。”邱云君说。

9月13日22时广福路沿线片区停水 14日10时复水
徒步倒计时!帅哥美女、美食风光,都将集聚最美公园绿岛湖!!
南明区后巢乡开展文艺展演活动 展示改革开放成果
描绘城乡融合新画卷——茌平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凤城市召开农村改厕工作会议
“我要用诗歌记录祖国新变化”七旬老农三十余年写诗千余首
广元市人社局以“三零”力促系统行风建设
你知道吗?内河船舶非法参与海上运输的惨痛代价
关于公示2017年西安市就业创业失业培训人员名单的公告
坚持问题导向 逐级压实责任 坚决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地落实——市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召开
市人防办人防工程建设管理步入“快车道”
市政协召开第八次双月座谈会建言"四好农村路"建设
双向八车道!阳泉又一条新路即将竣工通车!
八届市政府召开第8次常务会议
携手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市半年流动现场会走进龙马潭区
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复核组来市人民医院检查指导
新宁县召开生态文明创建工作联席会议
市财政局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重阳节老干部座谈会
暑期陪伴计划 开启快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