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之后人们都开始纷纷添衣,有的人穿上了棉外套,但还是有人穿着短袖,俗话说春捂秋冻,认为秋天天气逐渐转凉的时候越晚加衣就越能帮助身体抵御寒冷,冬天就越不容易受凉感冒,这样做有科学的道理吗?春捂秋冻的原理是什么?有的人秋天一直都让自己“冻”,怎么冬天还是经常感冒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滨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任磊医生。
任磊医生解释说:人体与大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双方的变化规律一致的时候,人体的健康就能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但是如果这个规律被打破,就容易发生各种病症。在农历八、九月份,气温不低于20℃的情况下,让身体适当地承受一点“冻”可以增强身体的防御机制。但是现在已经到了霜降,不及时添加衣物,随着昼夜温差变化,呼吸道感到寒冷刺激里面的血管就会收缩,更容易感冒,“冻”也是有个“度”的,不能盲目的“秋冻”,过了“度”反而对身体有害。
任磊医生还讲到:虽然秋天适度的可以“冻”一下,但是人体不同的部位敏感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是不适宜受凉的,就不能冻着,需要多加注意:
1、腹部:腹部受凉可能会引起胃肠道运动紊乱,导致胃痛;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如果有痛经和月经不调的情况,还是应该避免腹部着凉。
2、脚:脚部是人体离心脏最远的地方,供血最差,而且脚部的脂肪层比较薄,如果脚部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凉,会导致血管组织收缩,长此以往病邪就容易趁虚而入,因此,天气转凉要多泡泡脚。
3、脖子:脖子受凉的话,寒气上行容易使颈部血管收缩,影响脑部的供血,下侵可能会影响肺部,引起感冒。
4、肩膀:很多的肩周炎都是受到风寒所致,肩部的关节以及组织都比较脆弱,受寒的话肩部容易出现僵硬,活动受限的情况,情况严重者会逐渐发展成持续性的疼痛。
总之,春捂秋冻还是得根据人的体质而言,如果本来就体虚,慢性鼻炎、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关节炎等患者觉得冷了还是要适宜添衣。即使是体格比较健康的人,随着日子渐渐进入秋末冬处的时候,或者看到气温持续一段时间降到15℃以下,也要添加衣物,并不是穿得少就代表越健康,所以“秋冻”要有“度”。
蒲亭镇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招工用工
玉环疾控开展农村土壤抽检工作
施桥船闸设立咨询服务组,开通咨询服务热线
更多功能!韩师潮师分院运动场这样改造,北园路也将升级
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在北京开幕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秋冻”适合你吗?
人才招聘陷阱多,“偷梁换柱”成新招
贵阳厚植大数据企业成长土壤 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惠州发布“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中小企业入库指南
申报生态示范村镇要具备“五个有”
经开区集中整治乡村环境突出问题
犍为县:授人以渔 让贫困户掌握一门增收技能
开展招商引才助力乡村振兴 文成温大共建文旅学院研究院
唐山限行提示:10月16日限行尾号“3”和“8”
市环保局:在推进长江大保护中体现潜江担当
七旬阿婆捅马蜂窝被蜇 广州消防到场摘蜂窝
市社科联召开全市社科界千名学者服务基层活动专题调研项目推动会
市政府党组召开民主生活会 做到“五个永葆本色”
宿州市文行委、市总工会开展窗口行业文明创建督查评估工作
购买二手奔驰豪车后被盗嫌疑男子竟是原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