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监测地震活动、建设示范工程、 防震减灾 江门在行动


去年5月12日,范罗冈小学开展“5·12”防震减灾安全疏散演练。
位于台山市某地的gps基准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昨日,在圭峰山风景区滑草场附近的新会地震台,一场别开生面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参加,这是江门市地震局举办的“新会地震台公众开放日”活动。近年来,我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的总体要求,坚持防震减灾根本宗旨和融合式发展道路,以建立完善的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为目标,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依法履职,推动防震减灾工作不断深入。
    江门地区曾发生中等强度地震
    据了解,历史上,江门地区曾经发生过5级左右的地震,如1654年在鹤山市鹤城镇发生的4.8级地震,以及1664年在台山市海宴镇与汶村镇交界发生的5.0级地震。
    据了解,进入21世纪以来,江门地区平均每年发生地震10次左右,多是震级较小的无感地震,最大地震为2013年1月台山市冲蒌镇发生的2.5级地震。
    “虽然近年来我市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是江门地区在历史上是发生过中等强度地震的。本着‘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原则,我市地震工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做好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防震减灾宣传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市民可以掌握地震的基本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一旦地震真的来临,才可以从容应对。所以我们坚持举办‘新会地震台公众开放日’这样的地震科普宣传活动。”该负责人强调。
    在新会区圭峰体育运动公园,有一座少人知晓、特别的现代建筑物,它就是新会地震台。新会地震台属于有人值守台站,是江门地区最先进的综合地震观测基地,同时也是重要的防震减灾科普基地。每年5月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江门市地震局、新会地震台和新会区科技局都会联合举办“新会地震台公众开放日”活动。
    目前,我市有3个测震台,8个强震台,以及台山gps基准站,白水带跨断层形变观测点等地震监测设施。为加强地震监测能力,根据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要求和广东省地震局的统一部署,拟在我市建设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台站100个,其中基准站6个、基本站15个、一般站79个。
    地震值班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是江门市地震局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是有效处置地震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重要措施。自2015年1月起,江门市地震局开始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各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值班纪律,时刻监测地震活动。2017年江门市地震局共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专报》和《震情速报》共16期,今年已报告5期。
    防震减灾助理员在灾情报送、地震知识宣传、正确引导舆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已经建成市、县、镇、村四级防震减灾助理员体系,其中,镇、村基层防震减灾助理员人数达1826人。去年9月,江门市地震局举办了8场防震减灾助理员培训班,参训人数达1800多人。
    目前,我市已建成地震应急指挥中心,配备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管理及应用系统等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为迅速处置地震突发事件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江门市地震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江门市地震局在广东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年度考核中连续多年被授予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已创建省级以上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8个
    根据《江门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市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建设示范工程,增强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是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让防震减灾深入群众,我市不断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等防震减灾示范工程的建设工作。截至2017年12月,我市共有18个社区被认定为省级以上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其中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2个;建成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14个;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7个,创建江门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4个。
    我市还通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五进”宣传活动,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每年各类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的总受众面近10万人。2014年,我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建成了“江门市数字地震科普馆”,并将其挂网供大众学习,累计访问量逾60万人次。
    今年,我市地震部门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上级重大决策,按照国家和省地震局的统一部署,抓紧落实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省部共建防震减灾现代化试点重点项目,着力持续提升城乡综合防御能力,切实增强地震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和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避震小知识
    若发生地震,市民该如何科学避震?市地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要因地制宜,不要墨守陈规。当遇到地震的时候,根据各自所处的环境快速判断如何正确避震。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地震发生的过程非常短,你在犹豫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该负责人强调,地震逃生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保护头部,躲在安全角落里;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千万不要跳楼。
    当家住在高楼遇到地震时,室内避震是较安全的选择,要立即躲避在坚实的家具或墙角处,尽可能远离玻璃窗屈身蹲下,用座垫等软物保护好头部。若家住在平房,可根据具体情况或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边就地躲藏,有条件时要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若在学校发生地震时,不要到处乱跑,应迅速用手、书本等保护头部,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有序地向室外转移。疏散过程中,要单手拿书本或书包等保护头部,空出一只手扶楼梯或扶墙,保持平衡,防止摔倒。在室外操场时,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若在室外,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不要到室内取东西。蹲下或者趴下,以免摔倒。远离建筑物、构筑物、电线杆、烟囱、围墙、未经固定的贩卖机等。
    文/图 陈敏锐 江科宣

塔山灯会昨日亮灯
听说要处理,乞讨女竟掏出3千多元给民警
宿州市工商联、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公告
何绍田寄语长安媒体围绕中心工作改革创新
浦江县国税局:便民办税再升级 春风行动暖人心
24小时监测地震活动、建设示范工程、 防震减灾 江门在行动
第21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将于16日开幕
主人遗弃、行业混乱 狗的问题其实是人的问题
舟山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
我市举办第19个全国爱耳日大型公益宣传活动
地铁穿江盾构开挖 穿江距离1.2公里 10月末贯通
昌江区环卫工人为城市环境卫生雨中的坚守
今日“立夏” 滨城气温继续攀高
洛阳市“丽美·国际美发美甲中心”为横水敬老院老人送温暖
捡到有取款密码纸条的10张信用卡 男子取走别人6万
周锋在开发性金融支持十堰乡村振兴推进会上指出以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胶州市学校用心上好“开学第一课”
我省棚改拆迁取消货币化安置奖励
高扬绿色发展的旗帜——宜昌市推进全域生态修复行动纪实
“+信用”让企业少跑腿 又一个杭州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