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池州市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为抓手,从宏观布局、基础支撑、品牌引领到产品开发,坚持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为市域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给市民带来更多的发展红利。据统计,201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65.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5.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1.51 %和12.81%。
深化改革创新,建立现代旅游治理体系。成立高规格的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市直部门并肩作战。组建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并挂市旅游管理综合执法局牌子,形成综合执法“1+3”管理模式,统筹全市全域旅游发展。各县区旅游管理部门改革也同步开展,形成推动全域旅游“顶层设计”的强大合力。
立足资源优势,开发全域旅游新产品。青阳县朱备禅修小镇、石台县富硒氧吧小镇、贵池区杏花村牡丹小镇、东至县尧渡袜业小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小镇。打造九华山生态文化研学旅行基地,九华山健康文化园入选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开发圣武雕塑-谛听、西山焦枣、大杏花村十二景手礼、雾里青高级绿茶、黄公酒、润思祁红池州市乐购旅游商品,评选池州市十大金牌小吃。
实施整合营销,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树立“山水池州 圣境九华”全域旅游形象,参加“1+n”全省旅游形象宣传,在央视投放池州整体形象广告。策划包装并全新推出全域旅游营销新口号、新logo,打破地域限制,实施池州市民旅游卡惠民工程。举办杏花村文化旅游节、秋浦河端午龙舟赛、九华山庙会、佛博会。成立全市旅游营销联盟并开展系列推广。加强与新媒体等网络媒体合作。
加强项目调度,推动重大项目转型升级。旅游重点项目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全市旅游“一号工程”项目总投资25.20亿元。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主体建设,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梅州晓雪项目、青阳九华大峡谷一期、九曲天河、石台醉山野、益林生态农庄建成运营开放。大愿文化园二期、牯牛降景区“5a”创建、九华山旅游综合度假中心项目、池州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集散中心)项目加快建设。
深入推进“旅游+”,产业融合成效初显。“旅游+文化”,大型室内舞台剧《千年傩》公演成功并将常态化开展演出。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推动“旅游+农业”,实施“3311”乡村旅游创建工程,发布《池州市五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旅游+体育”,举办“全国绿色运动大会”、首届“ 2017中国·池州国际马拉松赛”。“旅游+互联网”,上线池州市智慧旅游云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
我市开展城市公交综合应急演练
我市首个保护知识产权体系意见出台
上海友谊睦邻汇社区便民指导工作室开展公益敬老活动
济南市开展夏季关爱农民工系列活动
[衡阳县] 衡阳县第二个PPP项目签约落地
[国家旅游局]池州市抒写“全域旅游”发展崭新篇章
乐安“借光”脱贫
交警部门全面开展整治行动 从严管理早高峰交通秩序
驻村第一书记成脱贫“领头羊”
"问津之路"徒步大赛举行 6000位爱好者领略新洲魅力
严查重罚规范经营 力保道路清洁净爽
市交通质监站督查利沾路改建工程
蓬溪县举行“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8周年巾帼文明岗文艺汇演活动
城口:垃圾“变废为宝” 让乡村环境更加美丽
随县11782名城乡居民获大病保险报销1600余万元
乐清借力大数据打造“高产田”
安徽省航运技工学校全体职工收看十九大开幕盛况
当限流成为常态 文化遗产地的限流不能一“限”了之
团市委表彰2017年度共青团工作优秀奖创新奖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马晓 就接种长春长生公司狂犬病疫苗后的续种补种工作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