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限流成为常态 文化遗产地的限流不能一“限”了之


  在过去的暑期旅游旺季,不少游客慕名来到故宫、敦煌莫高窟这样的知名文化遗产地,却因为限流而被挡在门外。有的人表示不理解,有的人不免抱怨。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文化遗产地限流已经成为常态。
  敦煌莫高窟自2014年9月11日执行参观预约制,单日最大游客承载量控制在6000人。故宫博物院自2015年6月13日,开始试行每日限流8万及实名制售票措施,如今已经实现全年常态化限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于2017年10月1日起,每日限流65000人。不仅是这些世界知名文化遗产地,贵州黄果树大瀑布、四川九寨沟等风景名胜区也实行了限流。
  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的确存在一个度的问题。不少文化遗产地,尤其像敦煌莫高窟,其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观众的拥挤、拍照的闪光灯,甚至呼出的二氧化碳,都会对石窟和壁画造成一定的破坏。基于对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限流是在综合各种因素后做出的方案。此外,限流也是为游客安全考虑,过多游客同时参观会导致拥挤,造成安全隐患;限流也有助于游客合理安排时间,错峰参观,提升体验。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文化遗产地的限流不能一“限”了之。相关管理部门要更好地扩大宣传,让更多人理解和支持限流;扩大购票渠道,给游客提前预约购票提供方便;服务好限流后的游客,人性化对待现场游客。故宫博物院实行限流后,在观众购票队伍中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提供票务咨询和引导服务,提高购票效率;加强限流预警和现场管控措施,视情况不断增加工作人员进行限流前后的观众疏导和调解工作,保障限流措施顺利实行。
  科技的发展,给文化遗产地的科学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不少文化遗产地推进了数字化建设,敦煌研究院建立了数字展示中心,参观莫高窟分为前端看数字展示中心、后端看石窟的方式。游客在进入莫高窟参观前观看两部20分钟的主题电影和球幕电影,待对莫高窟文化有一定了解后,再乘坐摆渡车前往洞窟实体参观。通过更有科技含量、更丰富多彩的手段,让游客了解璀璨的文化遗产,能够享受多重体验,让没法进入现场的游客,能够身临其境不留遗憾,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限流成为常态,意味着文化旅游进入了新的阶段。更多文化遗产地在保护和开放之间寻求平衡点,充分考虑游客需求,进入了科学管理模式。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下一步,故宫博物院将试行错峰预约,提升观众的游览体验和质量。通过现代化手段的辅助,游览可以更加科学合理。这种参观游览模式的改变,既有利于减少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又有助于提高文化遗产地游客承载量,帮助游客更好地欣赏艺术,达到文物保护与开放利用的双赢。同时,限流也对游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验了游客的素质。游客需要合理安排出行,提前网上购票,做好功课,感受文化底蕴。

蓬溪县举行“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8周年巾帼文明岗文艺汇演活动
城口:垃圾“变废为宝” 让乡村环境更加美丽
随县11782名城乡居民获大病保险报销1600余万元
乐清借力大数据打造“高产田”
安徽省航运技工学校全体职工收看十九大开幕盛况
当限流成为常态 文化遗产地的限流不能一“限”了之
团市委表彰2017年度共青团工作优秀奖创新奖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马晓 就接种长春长生公司狂犬病疫苗后的续种补种工作答记者问
济宁车主注意啦!这种打印版罚单是真的!
21日来图书置换大集换书吧
客车故障滞留高速路 民警救援保乘客安全
市财政打响评审质量大会战
市林业局扎实推进林长制工作
武陵源区发出第一张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
1号快讯|重磅!广西机构改革方案公布 (附机构设置表)
潍坊市质监局组织实施2018年第二批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关于重新公布2017—2018年度台州市本级小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商名录库(勘察设计)的通知
南海举行服务专场招聘会 普工薪酬涨15%
市回民中学教师张新博:做同学们的良师益友
韶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