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新家园 墩上新生活

墩上乡村民孙世忠这10年的生活变迁,可以说是墩上乡百姓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从房屋损毁到重建新家园,从种植传统农作物到发展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他们的收入比10年前翻了将近10倍。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墩上乡不断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致富产业,改善民生水平,孙世忠和乡亲们在脱贫致富的路上跑出了“加速度”。如今,老百姓脸上露出的幸福微笑,就是对新生活的最好诠释。
眷恋这片大山40年时间一直守护在这里
孙世忠一家是墩上乡岭岗村的一户普通村民,他的家在千佛山深处海拔1560米的山林中。从墩上乡驻地出发,记者所搭乘的车辆沿山路一路前行,一侧是高耸的大山,一侧是陡峭的山崖,一条平整水泥路延伸到大山深处。
“从墩上乡到孙世忠的家大约有5公里的路程,别看距离短,但山路急弯多,一路行驶过去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墩上乡党委副书记赵海燕说。很早之前,这段山路是砂石土路,一到雨季,村民们出门就是一腿泥,降雨集中的那段时间,山里与外界的交通就会被暂时阻断。“现在平整的水泥路修到了孙世忠的家门口,曾经那种下大雨出不了门的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赵海燕接着说道。
来到孙世忠的家时,他正在自家的地里忙碌着,搭理地里种植的各种中草药材。看到记者的到来,孙世忠赶忙迎上前来,热情地端上热茶并和记者交流起来。孙世忠一家已经在这里居住了近40年的时间,这期间陆续有村民搬离这里,搬迁到山下居住。或许是对故土的眷恋,或许是对这片大山的不舍,孙世忠一家就这样一直生活在这里。
海拔1500米之上 大山里发展起新产业
“在10年前的地震中,我的房子也出现了垮塌,在乡政府的扶持下,对房子重新进行了修缮,现在住的这套新房,就是地震后修缮的。木质结构变成了水泥框架结构,不但住得更舒适了,防震级别也提高了不少。”孙世忠介绍道。
经历过那场灾难,人们更珍惜这种平凡的生活。将过去的经历埋在心底,振奋精神的村民们又踏上了前进的道路,向着新生活走去。孙世忠眼前的这片大山,就是最好的资源。震后,孙世忠舍弃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在不断学习和摸索中搞起了中药材种植。“这里海拔高,整体气候湿润而且温度适宜,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我在自家的25亩土地上种植了黄连、大黄、芍药等中药材,经济收入要比种植传统农作物可观多了。”孙世忠说,“各种中草药种植的技术都是不断摸索而来的,乡里也不定时地请技术人员来给作指导,帮忙普及种植方面的技术,起了不小的作用。”
地里有中草药,院子里还有蜂箱,孙世忠在发展中草药种植的同时不忘老本行,他养蜂已经有20多年时间,现在依旧坚持着。在当地,“中华土蜂”可谓是一个响亮的品牌。孙世忠说,这些年也有人放弃了养蜂,或者外出打工赚钱或者从事其他经营,但他觉得养殖土蜂采蜜是从老辈传承下来的技艺,所以一直坚持到现在。“只有这些土蜂才熟悉这片大山中的精华所在,就算是时间长一点,采的蜂蜜少一点,但这浓香纯正的味道是这片大山馈赠的礼物。”孙世忠说,因为蜂蜜纯正,很多人都专程进山来购买,他们家的蜂蜜不愁卖。
从10年前孙世忠一家年收入三千多元,到现在年收入突破三万元,10年时间里,孙世忠一家的年收入翻了近10倍。这其中,不仅是靠着孙世忠一家人朴实勤劳的付出,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乡村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产业政策扶持也更有力度,这都是孙世忠和墩上乡的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动力源泉。
羌山之上 特色农业已经初具规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墩上乡的百姓因地制宜发展起特色农业。看如今的羌山之上,花椒种植基地已经初具规模,特色水果种植已经成林成片。墩上乡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能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了1000亩青花椒、1000亩特色水果、1000桶中华土蜂,农民变身产业工人,土地入股不仅能分享红利,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自家地里干活,还能月月领取工资,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进山的路好走了,种植的中草药也不愁往外运输了。去年11月1日,我们山里人也用上了电,以后再也不用点煤油灯了。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孙世忠说道。
墩上乡党委书记阮光兵告诉记者,2014年,全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80户284人,贫困发生率为16.13%,其中岭岗村、羊角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这几年,墩上乡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不仅给山里的村民修上了路,通上了电,符合山区实际的特色产业也在蓬勃发展。经过这几年的发展,2014年墩上乡脱贫39户164人,2015年脱贫15户49人,2016年脱贫4户15人,2017年脱贫22户55人,全乡累计脱贫80户283人,岭岗村、羊角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天灾之后,墩上乡的百姓砥砺前行,涅槃重生,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采访即将结束时,一首《又见北川美》在记者耳边响起:高高的山、长长的水,我们约好在北川相会;唱不完的歌,跳不完的舞,羌家儿女多么幸福;一张张笑脸,一排排新房,美丽的家园,美丽的姑娘;北川的山水美,山连着山来水连着水,山山水水让人陶醉......这动听的歌声,或许是他们对如今新生活最好的表达。

遂宁市与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共建国际友好城市
市直效能督查组到市教育局督查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开展情况
恩施州发布12种道地药材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
姑塘镇积极做好基层兵役登记工作
禅城小学期末质量问卷调查改期,避开小升初面谈时间
重建新家园 墩上新生活
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
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代表乘机返川
南城用“时代配方”升级农副食品质量
张凯明主持召开全市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会
王建军在洋县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市中级法院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夹江县林业局积极开展农村住户收支调查
利剑扫黑 除恶务尽
1-4月平昌县存款余额突破230亿元
道路安全须重视 小心井盖有“坑”
滨湖小学:让每一个孩子科学享用营养午餐
博山炉:卧看仙崖云海间(寻古探源)
国家智慧海洋总体建设方案中 舟山成唯一有明确地域指向的示范区
专家解读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