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扶贫好政策,这日子哪还有盼头” ——市委宣传部帮扶柴桑区新合镇利民村脱贫攻坚纪实

“没有扶贫好政策,这日子哪还有盼头”
——市委宣传部帮扶柴桑区新合镇利民村脱贫攻坚纪实
九江新闻网讯(记者 柯亭依)柴桑区新合镇利民村辖17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797户3856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3户197人,目前已脱贫48户150人,是“十三五”扶贫开发重点村,也是市委宣传部结对帮扶村。
近日,九江新闻网记者走进利民村探访发现,市委宣传部高位推动,倾心帮扶,精准施策,争资引项,用真心、注真情,时时刻刻把贫困户挂在心上,赢得了百姓的一致赞许和认可,也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脱贫动力,点燃了群众致富的信念决心。
利民村新貌
“要让儿子知道,党的好政策帮家里度过了难关”
——“倾心帮扶”赢民心暖人心
“我要让儿子知道,党的好政策帮家里度过了难关,这两年的光景越来越好,只要肯干,往后的日子会更红火。”柴桑区新合镇利民村19组村民胡和干今年67岁,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去年年底,老胡第一次到外省探望已在监狱服刑4年的儿子,透过隔离窗,他最希望把家里这两年的喜人变化告诉儿子。
“老伴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右手残疾,后来又查出眼疾,视力微弱。”胡和干说,那时他靠骑三轮车,打点零工维持生计,后来家庭变故,儿子服刑,儿媳离家,连孙子也见不上面,“自己年龄大了,打工没人要,日子变得困难重重,心里感觉没干头、没盼头。”
市委宣传部扶贫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了解到胡和干家里的情况后,入户进行实地核查,经评议公示后,2016年申请到低保户,并将胡和干家庭纳入建档立卡户,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规划和措施。
胡和干一家去年领到了油茶种植和光伏等产业扶贫帮扶款1500元,保障扶贫补助2640元,残疾补助600元,粮食补贴342元,养老保险960元,以及代缴医保社保和商业保险650元,通过就业扶贫,年收入14000元。
“儿子犯了法,党和政府并没有抛弃我们,还真心帮助我们度过难关,过上好日子。”胡和干感激地说,他带着老伴去看望儿子,就是想把党和政府的关爱告诉他,盼着儿子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遵纪守法,勤劳致富。
记者看到,市委宣传部驻利民村第一书记江书福的两本扶贫日志上,最多的字眼就是“走访贫困户”。“凡是我走访过的贫困户,我都会将印着联系方式的名片递给他们,并告诉对方有困难随时可以来找我。”他的手机上存储了全村63户建档立卡户的手机号码,接到群众来电时,能立即叫出对方名字,并能熟知他家的状况。“不能保证老百姓反映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一定要让老百姓反映的每一件事都有回音”,这是江书福到村工作后坚持的一项原则。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只是市委宣传部扶贫干部倾心帮扶利民村脱贫攻坚的缩影。
利民村一隅
“叔叔阿姨把这些漂亮的家具、衣服都送给咱家了!”
——“因需帮扶”显真心提信心
一年前,利民村4组69岁的村民吕龙生带着女儿还住在低矮危旧的土坯房,阴暗潮湿,下雨起风到处漏。驻村工作队为结对帮扶贫困户吕龙生一家争取到危房改造资金,旧貌换新颜,去年搬进了敞亮的新家。
入户走访时,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发现,像吕龙生家一样,一些困难家庭完成危房改造后,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想困难群众所想,解困群众所需,得知这一情况后,市委宣传部党员干部主动捐献家具、厨具、餐桌、衣物,满满一车爱心物资很快送到贫困户家中,帮助他们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吕龙生的女儿智力残疾,被安排在柴桑区特殊教育学校读书,她看到这一幕,心里乐开了花:“叔叔阿姨送来这么多漂亮的家具、衣物,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家也能这么好看。”如今,吕龙生当上了村防火巡查员,全家每年还能领到1.6万余元的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保障扶贫等补助金。
“因需帮扶”是市委宣传部落实扶贫精准施策制定的具体措施。驻村工作队根据困难群众的不同需求,帮助他们联系落实养老、低保救助及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帮忙联系安排子女入学、用工就业,竭尽所能真帮真扶,用激情和热情感染他们,也提振了困难群众战胜贫困的勇气和信念。
“我们长大了,要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志智双扶”增动力添决心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驻村工作队一方面通过党课、培训等方式,告诉群众要树立自主脱贫意识,激发群众打好脱贫攻坚点的志气和决心。另一方面把教育扶贫摆在突出位置,经常走访村小、与困难家庭学生结成对子,帮助学生完成微心愿。为完成学生们的心愿,去年还带领6名贫困学子赴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点亮孩子们的人生梦想。“我们现在要努力学习,长大后,要自立自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孩子们纷纷留下自己的感悟。
走进利民村西边湾,映入眼帘的是道路曲径通幽,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院落白墙黛瓦、温馨静谧。村民们还清晰记得,在千年古障树照映的广场前,“红色文艺轻骑兵”为他们奉上的精彩演出,用新时代的歌声唱响党的恩情,用文化的力量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去年七一前夕,市委宣传部全体党员干部还前往利民村开展连心活动,给村民群众送上喜爱的黄梅戏表演,并借机通过戏曲内容鼓励困难群众,身残志坚,人穷志远,增添了脱贫致富的决心。同时,还通过联系筹措,为村里学校送去600余册图书,送上精神食粮,播洒智慧的种子。
江州智慧农场扶贫项目
“扶贫园里的樱桃红了”
——“争资引项”促发展见成效
“要把利民村打造成‘城市供应站、秀美旅游村’。”这是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拟定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向城市供应蔬菜、水果、茶叶、土禽等,另一方面,增加果园采摘、农家乐、民宿等体验活动,吸引周边市民乡村游。如今“争资引项”结下了累累硕果。为扶贫村筹措扶持慰问资金10万余元,用于宣传文化事业费用13万余元,用于特别困难群体经济补助5万元;同时争取市扶贫办资金40万元,市发改委35万元,共争取扶持资金100余万元。村里已建起了两座光伏扶贫项目,产生的效益将惠及全村所有贫困户。
坐落于利民村的柴桑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已经建立了蔬菜,水果、茶叶、中草药种植、养殖五个产业基地和合作社,通过这些产业,可以为贫困户优先安排用工,并给于每年1000到3000元的经济补助。
“樱桃好吃树难载,不下苦工花不开。”利民村的精准扶贫樱桃园于去年投资建设,占地近千亩,计划三年见规模、见效益。记者欣喜地看到,伴着阳光雨露,不少樱桃树已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樱桃,让人垂涎欲滴。在一片樱桃林里,每颗樱桃树下挂着“江州智慧农场扶贫项目”的牌子,上面标注着村里贫困户的名字。“每名贫困户认领到5颗樱桃树,产生的收益全部作为帮扶资金,发放给该贫困户。”江书福表示,等樱桃园见效益后,每名帮扶贫困户预计每年能增收2500到3000元。
四月的利民村,春风和煦,流水潺潺,绿树葱茏。一名名扶贫干部的真情付出,增添了脱贫实干的动力;一个个惠民项目的落地实施,加速了群众致富的步伐......一幅美丽幸福利民村的新时代画卷在市委宣传部的帮扶下正在徐徐展开。

福建龙岩市:创新居民小区党的组织体系构建方式 引领建设“红色幸福小区”
10项户籍业务“全程网办”
吃菜薹是品春天那口清脆劲儿
市档案局组织“档案 见证保定发展”展览活动
2017年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圆满落幕
“没有扶贫好政策,这日子哪还有盼头” ——市委宣传部帮扶柴桑区新合镇利民村脱贫攻坚纪实
青岛国际时装周在西海岸闭幕 轮番上演18场时尚大秀
滨州又添新去处!新立河休闲健身公园改造工程进行中
马继敦:着力加强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株洲县监察委员会揭牌成立(图)
洛阳解放路纱厂东路至原神剑宾馆段通行方式有变
我市善巧基金举办爱心助学义演义卖活动
走失幼女在民警怀里做鬼脸:警察蜀黍的怀抱是“最安全的”
天津: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扎根基层让农村党建焕发活力
群众反映:园林绿化问题
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考察筑梦新区
国米青训学院落地江苏 扬州有望在首期建队之列
6月份武汉城市综合管理考评排名公布
博贺新港区南部污水处理厂试运营
“大数据+规划”行政审批提质增效——规划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