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导游”讲古城
73岁吴凤冠声情并茂讲解烟台历史
吴凤冠老人正在芝罘区所城里给30多家媒体记者和旅游大v讲解。ymg记者 赖皓阳 摄
烟台新闻网7月22日讯(ymg记者 赖皓阳 摄影报道)近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寻秘古城采风行”活动邀请了全国30多家媒体和旅游大v齐聚烟台,围绕“三岛一湾一山一古城”的中心城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古城寻秘之旅。在奇山所城采访期间,为记者们讲解的是一位73岁的“银发导游”吴凤冠。老人戴着麦克风,提着写字板,一边讲解一边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游客们讲述着所城的百年历史。老人的讲解让各位媒体记者切身感受到了所城的历史文化魅力,纷纷对吴老伸出大拇指。
退休后自考“导游证”讲了近20年
“吴老,人家导游都是边走边说,您这怎么还自带着毛笔和纸板啊?”在游览古城的途中,有记者问吴凤冠,为什么身上带着这么多“装备”。“我普通话不是太好,给咱烟台人讲还行,人家外地游客来了,有时候听不懂我就得写给人家看。”老人笑着说,现在烟台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许多外地来的游客都喜欢到城中古城看看,因为这里是最能见证城市历史的地方。
吴凤冠老人今年73岁,从56岁退休后就自考了导游证,这一讲就是近20年。不光平日里给游客讲,老人还效仿“传帮带”,给学旅游专业的学生讲,让这些未来的导游们能提前试水“上岗”。在节假日,许多学校的研学课程都会选择他的“古城之行”,他就给小朋友们讲。吴凤冠老人的袋子里常年装着各式各样的“道具”,有烟台港建港百年纪念章、老座钟、各种史料图片和媒体报道、书法字帖、小零食等等,导游讲解俨然变成了一堂社会实践课,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每到一处,吴凤冠老人都声情并茂,仿佛自己就是历史的见证人。在参观刘子绣故居时,为了让大伙能更深入了解这所省级保护文物,老人讲起了故事。“大家都走过魁星楼隧道吧,知道为什么隧道的名字叫魁星楼么?”吴凤冠说,“知道魁星楼就知道刘子绣了,当初就是刘子绣和他的哥哥同时中举,他们的父亲刘怀奎建造了一个魁星楼,因为魁星在传说中是主宰功名的神,家里儿子中举这是感谢神灵,现在魁星楼隧道的位置就是当初刘家所建魁星楼的位置。”
让更多人了解烟台、热爱烟台
魁星楼、所城里、毓璜顶……这些烟台地标背后的历史积淀,在吴凤冠老人的讲解下仿佛重现,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被老人赋予了朝气,让人难忘。
“爱在烟台,难以离开,是常挂在我们许多烟台人嘴边的一句话,要品读烟台,就应熟悉烟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地埋环境。如果一无所知,难免尴尬。身为烟台人,对自己的家乡不了解,又该如何去热爱去建设呢?”吴凤冠老人说,虽然他已经73岁了,但是仍要带头欣赏家乡的美好,感受生活的进步,只有深知,才能热爱。
带着一颗热爱的心,几年来,吴凤冠都在假期给烟台的中小学生讲奇山所城,讲烟台山、朝阳街。“许多家长跟我说,我讲的故事不用说孩子不知道,他们也知道得很少。我听了后很高兴,觉得在有生之年,能尽点微薄之力,就尽力去做吧。”吴凤冠告诉记者,他不断地研究导游词,改进讲解方法,把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课本知识结合起来,把讲解与提问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思考思辨的过程,这样孩子记得快,印象深。
吴凤冠老人说,最近他与北京的一家教育学校合作,每周给北京的学生讲烟台山。不仅要让出生在烟台的孩子了解烟台,热爱烟台,还要让更多外地孩子认识烟台,了解更多的中国历史。
嘉祥县切实筑牢“三夏”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防线
卢龙县:鞠世闻督导检查当前重点工作
拱墅“六大专项行动”建运河沿岸名区
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让十九大精神走进妇女群众心间
评剧《包公开铡》展示别样“包青天”
“银发导游”讲古城 73岁吴凤冠声情并茂讲解烟台历史
湖南省发布十大质量提升行动
他从媒体人变成肠粉小哥 辞去理想工作接手家中生意,为的是将传统小吃发扬光大
全市重大项目策划与推进领导小组召开2018年第一次(扩大)会议
沂南县义工协会志愿者开展春节慰问抗战老兵活动
中国电科36所:军工央企踏浪行 智慧产业潮头立
宿迁市“安全合理用药服务周”启动
一列地铁有多长 有多少个座位 澎博小学学生在开往春天的地铁上探究问题
社区里的好榜样
人社局: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对常州市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园区评估验收
学以致用 不断开创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常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次主任会议
日照出新规支持“个转企" 3年优惠扶持过渡期
老汉晕倒水沟全身是冰冻僵 送医抢救恢复意识
日日顺物流青岛仓获批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