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闻网讯:湖南来津打工的罗展等六人工作结束后,没拿到工钱,在工地外等候说法过程中,任由烈日暴晒,连瓶水都不舍得买着喝。远在深圳的罗展女儿罗玲玲2日早9时许给热线23602777打来电话,替父求助。经联系,项目承建单位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积极协调,12个小时后,6位师傅全额拿到被欠的工钱,共计四万多元。
罗玲玲介绍,其父罗展与五位老乡6月初从湖南衡阳来津,在津南区海河教育园“鲁能七号院”工地做工,至7月1日共上班28天,“管”他们的胡某说“结束了”,就把他们的工作证和安全帽收走了,说好的每人8000多元工钱只给了每人1000元,其他钱月底再给。“我父亲他们想拿到钱再走,但因为工作证被收走,进不去工地,只能在外面等着。”
罗玲玲介绍,其父等人都已年近六旬,不善言表。来津时,为省钱只买了火车的站票。在津期间,宿舍距工地约5公里,每天步行上下班,还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连快餐都不舍得吃。拿不到辛苦钱,他们感到委屈。
记者将情况通报给中建八局一公司,“鲁能七号院”项目部调查得知,罗展等6人确曾在工地从事砌筑作业,于7月1日对账完毕,分包单位因资金紧张,未全额支付报酬,已出具欠款凭证。“资金再紧张,也不能拖欠农民工工钱。”项目负责人亲自与罗玲玲电话沟通,积极协调安排资金兑现工人劳动报酬。
此时,六位师傅因感觉拿钱无望,失望之余已在返乡路上。由于年龄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六位师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银行卡也不在身边。罗玲玲给家乡的母亲打电话,才获知其父银行卡号,项目部立即安排转账。当晚21:30左右,在求助12个小时后,六位师傅的工钱全部结清。(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贪得无厌!谭平玉犹如柳宗元笔下的“蝜蝂”
永兴县县级领导廖翔鲲、统战部副部长龙严明深入大布江乡调研
漳州国税推广软件解决企业“填表难”
天台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公信力
学习十九大精神京华街道十九大精神宣讲进社区
承建单位积极协调 12小时帮外来务工人员拿到工钱
宝安区领导到松岗街道调研宝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作
临沂沂南县狠抓水利扶贫项目建设助力贫困村脱贫
[科技局]“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培训班”在长召开
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议
贵阳市“智慧消防”大数据建设项目(一期)项目变更公告
阳春市:部署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工作
呈贡区小学牛奶面包发放
市文联举办林那北作品研讨会 《剑问》讲述福州故事
乳糖不耐受你就不能喝牛奶?错!
黄山市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长集中培训
芜湖市3148户困难群众住上“安心房”
朝天区培育“产业龙头”领跑转型升级
民权县林业局积极组织开展秋季森林防火宣传活动
这是我们想看到的态度!这家被点名的贵州饮用水公司写了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