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平
古人中不甘平庸者,常走两种出路以超乎寻常:一种是参军,做一个“出身仕汉羽林郎”。只要能活命,便可能出人头地;二是走科举之路,光宗耀祖。这两条路都不好走,都充满艰难风险,因此,有不少人便选择第三条路:找一个僻静之地著书立说、隐居悟道,也思考一些问题。
很多古人把这个僻静之所选在了上饶,选在了北纬28度、东经11度,拥有好山好水好风光好民风的上饶。
葛洪炼丹选择了上饶三清山。他在三清山边炼丹,边修改完善《抱朴子》。东晋葛洪(284-364年),字稚川,两晋时学者、文学家。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曾为司徒王导主簿。《抱朴子》便是葛洪的著作,写得差不多了,他便选择到上饶三清山来修改这部巨著。这本书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其思想史的宝贵材料,是东晋道家分量最重的理论著作。当年葛洪欲上三清,但见断崖绝壁,独摩苍穹,人迹罕至,鸟倦猿愁。他凭着坚强的毅力,终于徒步攀越上山。感于上山之难,他的《抱朴子·广譬》云:“登山不以艰难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后人建观纪念,塑造葛洪神像。现在,三清山与葛洪有关的景观有炼丹井、风雷塔、飞仙台、龙虎殿等,均立于三清宫旁。北部三清,则傲立一石,“葛洪献丹”,惟妙惟肖。三清宫外有一陵墓,石门刻写十个字,“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出自《抱朴子·论仙》:“列仙之人,盈乎竹素。”道家称死为“尸解成仙”,后人称陵乃“藏竹之所”。《抱朴子》,亦道亦儒:承魏伯阳炼丹说,集魏晋炼丹之大成,养生延年,吸丹成仙。《抱朴子》“内篇”二十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自称“属道家”;“外篇”五十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自称“属儒家”。既可治国平天下,又可任意当神仙,内外兼修,两全其美。道儒名书,修于三清;养生修道,流芳百世。葛洪在三清山找到了灵感,在此完成了自已的愿望。
大唐“茶圣”陆羽,选择在上饶的信州修改巨著《茶经》。在现上饶一中的茶山寺旁凿井,在天下第四泉边品茶。来上饶后,陆羽很勤奋,又是傍山建舍,又是环居植茶,晨昏培育,悉研茶事。历时数年,这部《茶经》巨著终于在这里修改成书。这可是世界首部茶著,溯茶之源,制茶之具,记茶之造,论茶之器,谈茶之煮,聊茶之饮,话茶之事,描茶之出,定茶之略,绢茶之图,天下茶事,尽罗于胸,陆羽也终赢得“茶圣”美誉而名扬天下。有道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茶经》醉人间。上饶之所以成为万里茶道第一站,与陆羽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上饶人会种茶喝茶,也是受了《茶经》熏陶的。
大儒朱熹著《四书集注》,成书于上饶的怀玉书院。朱熹是上饶婺源人,对上饶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与陆象山的“千古一辩”就是在上饶进行的,他写《读书偶得》一诗也是以上饶为背景。《四书集著》一书,他用了四十年功夫写成,并在怀玉山定稿。皇皇巨著,怀玉成书,乃上饶之幸。该书“有补治道”,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历代学者重视,历朝儒家必读,举子学人必考。其学术思想盛行亚洲,称为“朱子学”;其精神影响远及欧美,被誉为文化奇迹。正是凭着这部书,奠定了朱子作为孔孟朱王四大儒之一的地位。
稼轩居士寓居上饶带湖瓢泉二十余年。作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辛弃疾辞章豪放,笔力雄健,热情洋溢,慷慨悲壮。九百多篇词作六百余篇写自上饶。抗金复国、田园风光、世情民俗、爱国情怀为他作品之主旋律,前人典故、百姓俗话、平生理想、亲情友情成为他辞章之主基调。大家耳熟能详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名句就写自上饶县黄沙岭。
《徐霞客游记》,上饶的龟峰有奇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一生六次叩访上饶山水,到过三清山、铜钹山、鹅湖山、龟峰、鄱阳湖等地。弋阳龟峰,神龟颐年。历史、宗教、民俗、养生文化在这里汇聚,龟神、龟柱、龟裂、龟石特色在这里集聚。徐霞客抵龟峰,留下“盖龟峰峦峰之奇,雁荡所无”之赞誉。畅游龟峰,吃龟赏龟,美滋美味。在《徐霞客游记》之十九《江右游日记》中,他还生动地记述了玉山、铅山、弋阳等地的山水、地名方位及风土人情。我们品读游记,美在心中,也爱在心中,爱这位有“天下第一游客”的旅行家,也爱他的游记作品。
古人在上饶完成的作品何止这些!据粗略统计,光是上饶本地的古代文人学士的著作就多达三千一百多部,其中一百七十二部计一千四百八十七卷被选入《四库全书》。古人为什么喜欢在上饶著书立说?一因上饶有灵山信水,是个上风上水的风水宝地,写东西也要有环境,选好地方灵感来,上饶这个地方令写家们一致垂爱;二因上饶四季如画,是个生态好家园,在这里创作思绪遄飞,灵感迸发。上饶四季皆美,风韵天然。三因上饶又是四省通衢之地,八面来风,令文思泉涌,在这里能找到脱胎换骨之体验。四因这里的民风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百姓很善良,也不排外。当然,不管是葛洪,还是陆羽,也不论是辛弃疾,还是朱熹,他们在喧闹的官场争斗了许久,就想找个比较安静的地方思考一些问题,也去享受享受一个自由人的正常生活,因此,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上饶。于是,陆羽在茶山寺周围盖起了一个小屋,辛弃疾则在那大山环抱的带湖、瓢泉一带盖起了住所,他们都能开门见山,都能在不远处看见飞流直下的瀑布,而身边就有缓缓流淌的清澈之水。
我去过多次陆羽和辛弃疾当年的住处,那里现在仍然有潺潺的流水,有石拱小桥和小凉亭,有田田的荷叶,我能体会得到当时他们清静的生活。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久了,自然会让人忘却曾经的纷争、曾经的烦恼。一走进上饶,他们就是个无拘无束的人,在这里,他们能寄情山水,找到真正的自我,甚至能找到年少时的童趣。
对古人这种超然物外的隐居写作,我们不必议论什么,正如黑格尔所说,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况且这些古人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就很值得今人一学:
第一,学习他们坚定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可以是宗教、可以是阅读、可以是写作、可以是创作。总之,寻找你内心深处最能让你振奋精神的东西,有了这个目标就有足以支撑你数年孤寂的力量。如果没有这样的力量,辛弃疾不可能在这里一住就是22年。
第二,学习他们把关系处理好。把该办之事办完,告知必须告知的亲朋好友,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处理紧急情况,不要把隐居写作搞成人间蒸发。像陆羽,来上饶后,还把孟郊等朋友请过来,一起在信江边上谈天说地。“独在异乡为异客”,这样的朋友也许更经得起考验。辛弃疾也是这样,他的那位好友陈亮,就来过上饶好几回。
第三,学习他们的辛勤劳动精神。既然选择了离开,就得为了离开而付出,辛弃疾的付出是种地、做手工业,他的那首《村居》充分说明了他的付出就是全家的劳动;陆羽的付出是种茶煮茶;葛洪的付出是炼丹写书。
第四,学习他们选择上饶这样的好环境。有好山好水好风光,有好吃好喝好玩处,有方便的道路和交通,有好的民风和淳朴的乡邻,等等。
五类残疾人优先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快手主播户外直播遭5名蒙面男子打伤 曾在网上对骂
市发改委召开党组中心组第四次集中学习暨第四期发改大讲堂
鹤山区三项措施吹响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冲锋号
东北育才幼儿学园入学容易升学难 育才还是坑孩?
古人为啥都喜欢在上饶著书立说
火眼金睛!他们已经协助取缔了10间非法行医窝点
中西乐器信手拈来!66岁慈溪老汉被村民奉为"乐器大神"
神头发电开展春检“回头看”确保设备安全过夏
五桥连通道路即将完工 无人机带您抢先看
市卫计委副主任段重利赴市政务中心市卫计委窗口体验“最多跑一次”
【新春走基层】浓浓的年味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实施的最佳注脚
道县3000台农机成为春播“主力军”
太原“八河治理”燃气改造工程顺利完工
我市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喜讯!楠溪江获评“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
全市信访工作会议召开
沈河区将打造青创大厦助力青年创业
方便面走起高端路线
安阜街道葡萄园社区:载歌载舞 喜迎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