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忠山下村全村修路促乡风文明

  丽水新闻网讯 “大家加把劲啊!”又逢农历七月十三,在遂昌三仁畲族乡高碧街村忠山下自然村通往山上的机耕路上,30多名修路的村民干得热火朝天。
俗话说“想要富,先修路”,在忠山下村,一条条通往田间地头的道路是村里祖祖辈辈一直守护的“致富路”。每年一到农历七月十三,村民们便会自发组织修路、护路,这个传统至今已有百年。
  高碧街村忠山下自然村有村民220人,大家原都住在山上,道路偏远。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茶叶、毛竹等,以前山上没有通往外界的公路,村民出行靠走山路,而村里的经济作物只能通过肩挑背扛才能运出去。
  2005年,在下山脱贫政策的帮助下,村民们整村搬迁至如今的忠山下村居住。下山了,出行方便了,但村民种植的经济作物还在山上。2009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村里修起了一条长约4.3公里的机耕路,解决了该村茶叶、毛竹等一些经济作物的运输问题。但因资金不足,这条机耕路没有硬化,每到雨天,道路仍难通行。
  村民黄仕民是此次修路队伍中的一员,今年已经60岁了。他介绍,村里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三都有修路这个传统,已有百年历史,他受父辈的影响,从16岁开始就参与修路,到如今已有40多年。黄仕民说,以后路会越来越好,修路的机会也不多了,他希望后辈能够把为集体作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不管我在哪里,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赶回来出一份力。”张荣娣自1992年嫁入该村,每年都参与修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过后就进入秋收季节,村民将这个日子定为‘修路日’,也是寓意‘道路平坦丰收来’。”
  “忠山下村村民自发组织修路的优良传统对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美好新畲乡具有教育、示范作用。”三仁畲族乡党委书记章君剑说,今后他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挖掘和宣传民间的优良传统,营造讲奉献、促和谐的文明新风,促进乡村振兴。

东安公安破获系列入室盗窃案
“哈佛八剑客”唱《我的中国心》将登社区春晚
研发“坚不可摧”的“神奇陶瓷” --访201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张军
玉环获批全国水暖阀门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三仁忠山下村全村修路促乡风文明
交警支队向学校赠送交通安全教育读本
阿尔山夏日美景引游人
民间艺术研究社要搬家了 有望落户南海一艺术创意园
市农委农业环保督察组到迎江区督查农业环保工作
长甸镇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检查
宝鸡陇州社火拍电影了
广深港高铁通车背后的科技创新力量
泰政字〔2018〕30号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方城为贫困户提供7000余个公益性岗位 实现就业一人 帮扶脱贫一户
从成都出发 通江达海畅联全球
同济大学积极开展“立德树人”专项行动
市委组织部召开专题会议
整改一个月以来 安置房登记办证进展迅速
市档案局到市公路局开展2018年度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