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港高铁通车背后的科技创新力量

9月23日7时,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首班列车g5736次从香港西九龙站发车,前往深圳北站。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广深港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
这些天,广深港高铁通车的消息刷爆深圳人的朋友圈。从香港西九龙站乘坐高铁至深圳福田站最快用时14分钟,按照一些市民的说法,早上出发去香港喝早茶、购物,回来还可以在深圳吃个晚饭。同时,香港西九龙站至广州南站也只需47分钟,这标志着香港、广州、深圳三大城市融入一小时生活圈,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其战略意义可想而知。
通车后,人们谈论得比较多的是通关流程问题,而事实上,广深港高铁的通车也是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累积和推动的结果。
广深港高铁线路不长,但是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中国首座珠江口水底高速铁路隧道——狮子洋隧道、首座城市中心全地下高铁车站——深圳福田站、深圳福田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重难点工程,体现了中国高速铁路长大水底隧道盾构综合设计技术、城市中心大型地下车站综合设计技术、现代综合交通及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等。
许多广东人可能对狮子洋隧道不陌生。这一隧道于广州市南沙区庆盛站和东莞市虎门站之间,是目前国内里程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第一座水下铁路隧道。隧道可抗7级强震,可抵御5公斤炸药的冲击,此外,隧道内设计的19条逃生横通道,可以有效应对火灾、火车意外撞击等事故发生时人员的安全撤离。在建设过程中,这座隧道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全部破解,填补了我国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机施工多项技术空白,共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2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10项,成果推广应用于珠三角城际铁路、长株潭城际铁路等中国各地共250余千米的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建设中。
与广深港高铁紧密相联的还有深圳人熟悉的福田站。福田站建成时是亚洲最大地下火车站,面积仅次于美国纽约中央火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三层大跨度超长、超厚和长高比大的混凝土结构。车站采用比地铁系统更严格的防火设施布置、站台抗压屏蔽门及减震隔音。在建设过程中同样攻克了诸多技术难关,取得了大量科技创新成果。
创新是第一动力。如果不走创新驱动的道路,新旧动能不能够顺利转换,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其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接轨,广深港高铁也由此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展示窗口。科技创新改变生活,广深港高铁的全线开通就是极为生动的范例。

我市一批集体和个人获表彰
江门至湛江铁路7月1日开通 6月29日18时发售 实行3种折扣
2017年雨城区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长27.83%
长甸镇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检查
宝鸡陇州社火拍电影了
广深港高铁通车背后的科技创新力量
泰政字〔2018〕30号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方城为贫困户提供7000余个公益性岗位 实现就业一人 帮扶脱贫一户
从成都出发 通江达海畅联全球
同济大学积极开展“立德树人”专项行动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会见三位中国书画艺术家 均来自江苏
乘客遗落营业执照 昆明55路公交司机捡到妥善保管
市审计局“三个加大”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空调外机漏水苦了业主 社区及时调解
瑞昌市黄金乡开展保洁员工作推进会
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来徐调研
易鹏飞看望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机关干部
中共峨眉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召开
温州将建成200个老年宜居社区 在家门口享专业养老服务
北票卫生计生事业明确惠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