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望江县因地制宜在全县60个贫困村,通过编制扶贫产业规划引领项目库建设,推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资金落细,成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
一筐筐刚刚采摘下的草菇摆在望江县太慈镇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的厂房里,村民们正在按照草菇大小分拣出来。自从2017年年底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建成以来,家住附近的李冬娥就每天都在这里干活,采菇、送菇、拣菇、进库、入库,活虽轻巧,却也繁琐。李冬娥算了这样一笔账,在基地打工做活是100元一天,加上贫困户的贷款分红,一年下来至少增加了3万元收入。“以前就是家里种点庄稼过日子,我书读的少,出去打工也挣不到钱。在这里还可以照顾家里,已经很好了。”李冬娥说。
望江县太慈镇的食用菌基地自从2017年7月建成后,草菇销往安庆、合肥、南京、杭州等地,供不应求,预计今年总产值将达400多万元。此外,基地每月用工达70人左右,无形中也带动了将近百人的就业、脱贫。这个项目就是第一批被纳入望江县扶贫项目库中的一个。
2017年的暑假,安徽农业大学江激宇教授带领50人的专家队伍,先后13批次深入到望江的田间地头进行走访调研,对本地资源、产业基础、市场条件进行系统评估,反复征询村委意见和村民意愿,最终为望江60个贫困村量身定做编制分村产业规划,并同步编制全县产业扶贫布点规划。“一定得结合本地优势和村民意愿,做到不雷同、不重复、不浪费。”江激宇教授说,“这样编制之后,就从宏观上将扶贫项目资金充分地利用起来,各村的特色产业不一样,对形成产业区域化的布局也打下了坚实基础。”
于是,在临近济广高速出口的太慈镇,建起了对运输时间有要求的食用菌草菇基地;在水系发达的雷池乡,规划并在建“稻虾”共生特色产业;在距离县城最为方便的杨湾镇,规划了大棚蔬菜、产业综合体为主的特色产业……根据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地理人文和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编制分村产业规划,既体现差异又体现融合。目前,全县分村产业规划共编制245个具体产业项目,并已全部纳入扶贫项目库。
此外,在编制规划时,注重延伸产业链实行三产融合,连“点”成“线”,形成产业链的产业体系。再通过各产业体系之间的集聚集群,由“线”扩“面”,力争打造县域内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经济。江激宇教授说:“就比如说杨湾镇,我们给他定位就是果蔬产业,瓜蒌子种植也很成熟,所以我们就规划了瓜蒌子加工基地;雷池乡的龙虾养殖成熟,所以就有龙虾加工基地。”
过去由于镇村两级在项目谋划上缺少人才和实际操作经验,在产业发展中不知所措,像“无头苍蝇一样”,产业项目“小、散、乱”问题突出。现如今,通过规划引领,整合扶贫资金4000万元建成“空间上立体、能源上循环、功能上多样、产业上联合”的扶贫产业综合体3个。全县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一村一品初具雏形。在2017年,21个出列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最高突破50万元,改变了过去“空壳村”面貌;3.2万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8825元。
“我们通过扶贫项目库建设,筛选出一批符合我们本地条件特色,村民们也愿意干的可操作、接地气的产业,真正使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管用、可用、好用。”望江县扶贫办主任刘正虎满怀信心地说。
抢抓新机遇 推动高质量发展 —— 访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庄建华
剑阁县“五字诀”高标准部署2018年卫计工作
南谯章广镇打造“节约型”政府
台风来袭仍出行?上海一邮轮载4000多名乘客在海上漂了5天
成都开展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药店诊所集中整治
望江县建好扶贫项目库 形成产业综合体
省长许勤到中瑞设计港调研
年幼姐弟走失 民警苦寻找回
巨化有个车间去年全员劳动生产率420万元/人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钢铁工人战高温
我省出台疫苗使用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规定
洞头打造海上花园食品安全放心区
安阜街道:百日攻坚 风雨无阻
苏仙区领导调研王仙岭街道项目
我市社会组织签约帮扶贫困村(户)
连云港市红十字会举行纪念“世界红十字日”活动
关于2018年9月30日上午9:00至10月1日上午8:00仓山区福峡路工程项目的停水公告
我市诞生首家地球日网络组织学校
一份由纪委督办建议催生的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