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蛟河市有效调动第一书记切实发挥作用,通过建章立制、严管厚爱、夯基垒台,为驻村帮扶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建章立制,为第一书记明责。蛟河市制定第一书记工作细则,规定第一书记每年驻村时间不得少于300天,每月走访贫困户不少于1次,每年带动贫困户脱贫不少于三分之一,每年带头研究脱贫项目不少于一项。建立工作台账,按照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四个方面,细化20项具体内容,明确工作标准,规定完成时间。实施每月定期通报制度,通过加密网把第一书记每月工作开展情况发放至市级领导、有贫困村的乡镇(街)、派驻部门(单位)。结合村党支部远程监控系统,对第一书记驻村情况、履职情况、为民服务情况进行时时抽查。结合新时代e支部,对第一书记的学习情况、参加活动情况、发挥表率情况时时监督。把制度贯穿工作始终,保证第一书记真正下得去、沉得住。
严管厚爱,促第一书记担当。蛟河市坚持严格管理、有效激励,提升建立第一书记微信群,强化管理沟通;每个月至少开展1次深入调研,实地查看工作成效;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集中培训,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能力建设;每年组织1次综合考评,抽调骨干力量组成考核组,利用一周时间集中考核,逐一汇报评定等次。深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考评优秀的,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向派驻单位反馈第一书记年度考核情况,赠送锦旗。对履职不到为及时召回。两年来,累计有7名第一书记得到提拔重用,2名履职不到位的第一书记被“召回”。第一书记队伍整体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夯基垒台,让第一书记有为。蛟河市整合市乡村三级力量,着力营造第一书记良好工作环境。聚焦派驻单位,针对上级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走访,总结工作成绩,研究脱贫举措,不断加大重视和支持力度;针对本级单位,把脱贫攻坚纳入年末考评体系,加大考核分值,压实工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让第一书记有底气;聚焦贫困村所在乡镇(街),建立脱贫联系点,主要领导亲自包保贫困村,强强联合,让第一书记有信心;聚焦贫困村,深入实施“一增双带”工程,发挥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让第一书记有帮手,尽快熟悉情况开展工作。
医药城开通定制客运班线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咸安为平安家园建设保驾护航
视频监控安全应用标准技术论坛在我市举行
大英收看省政府双月经济运行分析调度电视电话会议
市体育局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蛟河市用好第一书记助力脱贫攻坚
【民族团结一家亲】看到“亲人”开心,我就幸福
梁平一位聋哑老人误入高速 执法人员护送至救助站
《浔阳晚报》·杏林中医馆共庆第89个国医日十六名中医师汇聚杏林中医馆免费义诊
东港市椅圈镇扎实开展低保、特困供养对象核查工作
市残联召开实名制管理培训暨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工作部署会
龚家寨片区司法所走近铝兴社区举办《宪法》知识讲座
培育领头雁 同奔小康路——嘉鱼激发村级党组织活力
市政协召开机关全体会议
截至4月1日18时45分 东线高速定安往海口方向20公里处拥堵
@盐城市民,市一院肾脏内科开设上海专家门诊啦~
黄石电网供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 工业用电成为“爆发”大户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突出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 全力做好天然气保供工作
文晓华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