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全力救灾复产


“这种消毒剂见光容易分解,要在阴天或太阳下山时使用……”昨日上午,市海洋与渔业局、惠东县海洋与渔业局为该县白花镇养殖户送去复产物资,并进行灾后复产指导。据了解,8月29~31日的连续极端暴雨灾害天气导致我市约2.94万亩鱼塘受到不同程度损失,渔业产量损失约1.49万吨,渔业经济损失约1.59亿元。惠东县受较大影响,全县约有2.8万亩内陆鱼塘受到不同程度损失,目前我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正全力做好救灾复产。
惠东2.8万亩内陆鱼塘遭受损失
“这么多年没见过这么厉害的暴雨,我们拿铁网到鱼塘边想围网,但水太急,一下子涌过来,吓得我们只好赶紧跑。现在,鱼塘里没什么鱼了。”昨日上午,在惠东县白花镇夏竹园村,57岁的养殖户陈福浓指着眼前的鱼塘说。陈福浓承租了村里一百多亩鱼塘进行养殖。他告诉记者,在这场暴雨之前,原本他担心天气太热,怕鱼打上来容易死,便想着等中秋节前后再打上来卖。没想到,这一等损失惨重。鱼塘里的鱼,有的养了两年,有的养了七八个月,按照亩产3000斤来计算,损失一百多万元。“天气预报说过几天又有风雨,只能等到天气好些,把鱼塘里的水抽干,再对鱼塘进行消毒。”
同样发愁的还有白花镇李洞村古径村民小组村民古发达。“一场暴雨,父亲多年来的心血说没就没了。”古发达说,因为暴雨,他家20亩鱼塘被淹没,转眼变成了汪洋。拿网去围鱼也围不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满池鱼被冲走。“鱼塘里养了甲鱼、塘鲺等,原本过不了多久就能上市。”古发达苦笑道。
记者了解到,惠东县约有2.8万亩内陆鱼塘受到不同程度损失,受灾类型主要为水满漫堤、塘基溃塌,导致塘鱼约30%逃逸,个别还出现死鱼现象。初步估算,渔业产量损失约1.4万吨,渔业经济损失约1.5亿元。
为减轻强降雨及洪涝灾害对水产养殖的后续影响,当天,市海洋与渔业局、惠东县海洋与渔业局在夏竹园村开展了一场救灾复产现场会,将一箱箱复产物资、一本本水产养殖灾后复产技术手册等发放给来自惠东县白花镇各村的养殖户。“注意等到天气状况稳定时进行抽水、鱼塘消毒,按计划重新投放种鱼,要注意清除杂鱼,以免凶猛的杂鱼对种鱼构成威胁。”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细致指导。
及时消毒水体补放苗种恢复生产
目前,我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正全力做好救灾复产,市海洋与渔业局正向上级部门争取救灾复产资金,主要用于补助修复受损塘基、购买清塘药物、维修渔船,帮助受灾养殖户尽快恢复生产。
渔业部门工作人员提醒养殖户,要掌握好灾后水产养殖恢复生产技术措施要点。水灾过后,应及时修复被毁坏的养殖设施,合理选择补放品种,确定增补数量。对全淹、全逃池塘,要迅速整理,消毒水体,开展重新放养工作。根据目前苗种的供应行情和放养季节,抓紧采购苗种进行复产。
工作人员指出,水灾后水体病原菌复杂繁多,在生石灰、漂白粉、氧化氯、强氯精中任选一种全池泼洒,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水灾过后常出现大量死鱼,应及时打捞死鱼,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要加强巡塘,及时发现病害。
强降雨后池塘普遍浑浊,水质较差。有条件的养殖户可将池内浑水排出,换注新鲜清水;无法注入新水的池塘,可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10~15公斤/亩),澄清水体。在对池塘等进行消毒处理后5天左右,可以使用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良池塘水质。
洪水过后鱼类、龟鳖类的体质较差,必须投喂优质新鲜饲料,配合饲料可添加维生素c、中草药、多糖等,以增加鱼类、龟鳖类对致病因素的内在抗病力。水灾过后,鱼体很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应注意对疾病准确诊断、对症下药。最后,要提高灾后疫病防治意识,及时发现疫情或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并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本报记者陈春惠 通讯员惠渔宣

市科创委召开贯彻落实市委专项督查工作暨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会
市领导赴烈士陵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
叹奇珍异果 看“贪睡蹦蹦鱼”
“我在琼山有棵荔枝树”活动启动
临沂排水处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 确保市民出行顺利
惠州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全力救灾复产
“迷路”猫头鹰闯进村民家
创新招商模式拓展招商渠道---永登县招商引资工作见成效
坚定发展信心 推动转型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化危为机
江安县副县长、公安局长曾刚率队开展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方案和规划编制汇报座谈会召开李春田出席并讲话
大连市委原常委、原常务副市长袁克力被双开
浮云游弋或有雷雨
“节能低碳宣传进校园启动仪式”在西河路小学举行
泥石流堆积筠山隧道洞口 公路部门成功处置险情
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加紧生产
喜讯!盐城小伙曹波“射”中世锦赛金牌!
松柏中心小学2018年秋季开学典礼
北塔区重阳节文艺晚会尽展夕阳红风采
高考成绩6月23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