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537个,处理663人,党政纪处分434人。这是宿迁市2017年纪检监察机关严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交上的成绩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提出“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的具体要求。过去一年,市纪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源头治理与管控,盯紧“小微权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惩基层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拍蝇”零容忍 集中火力治“蝇贪”
帮助村民办理低保事项,收受感谢费200元;帮助村民到镇计生办办理孩子入户证明手续,收取现金200元;帮助村民办理水稻保险理赔事项,收受红南京香烟一条;帮助村民办理低保手续,事成后接受宴请……作为村干部,为村民办事、替群众跑腿本是分内之事,王明德却在任沭阳县湖东镇杨跳村治保主任期间借机敛财,收受好处,其行为违反了廉洁纪律。2017年12月,王明德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勿需讳言,当前公与私的考验非常直接、经常和严峻。腐败分子往往在各种诱惑下,私欲膨胀。王明德式的“蝇贪”虽是“微腐败”,但往往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势必影响全市的政治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因此,群众关切的“蝇贪”现象不容忽视。
“紧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对所有‘微腐败’行为决不手软,对镇村干部吃拿卡要、盘剥克扣、优亲厚友现象坚决查处。”在五届市纪委三次全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魏国强对打击“蝇贪”工作作出部署。
为了集中火力围剿“蝇贪”,我市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强化监督检查、督查督办,严厉惩治民生资金、“三资”管理、扶贫开发、征地拆迁、工程建设以及各类惠民政策落实等领域的“蝇贪”和“微腐败”问题。
比如,沭阳县开展扶贫领域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清零”行动,2017年,仅高效设施农业保险领域就查处“小官蝇贪”腐败案件27件次,涉案69人,其中乡镇农技干部30人,村居干部29人,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泗洪县不断变换大走访形式,通过小分队分流入户座谈、利用“赶集天”在人群集中地“摆摊接访”、设立“流动接访点”等各种方式,收集群众身边存在的腐败问题,直奔风险点,刨根问底。
打破“保护伞” 除黑恶“顽疾”
“‘老虎’要露头就打,‘苍蝇’乱飞也要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点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结合起来,既抓涉黑组织,也抓后面的‘保护伞’。”
涉黑腐败,是最“黑”、最“恶”的腐败之一,是不法分子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重要因素。彻底查清和严惩黑恶势力及其背后的“保护伞”,才能还那些深受其害的基层群众以和谐安宁。
“我以为这一万多元钱要不回来了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接过本应属于自己的低保补助款,沭阳县官墩乡戴山村村民司某激动地握着沭阳县纪委工作人员的手,连声感谢。原来,司某是村里的低保帮扶对象,妻子身体一直不好。2009年8月,戴山村原党支部书记周洪忠以更换“一折通”存折为借口,将司某的低保存折截留在手中,多次从中提取低保金用于村务开支,长达五年之久。“这一万多元钱对于富裕的人家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老司全家都指望着这钱。对于这种与民争利的村干部,只有从严查处、一个不漏,才能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负责办理此案的沭阳县纪委工作人员徐波如是说。
问责一个,警醒一片。去年,全市立案查处村居违法违纪案件727件、村支“两委”一把手275人,同比分别增长22.6%和19.6%。其中,有的贪污受贿、挪用截留公款、侵占集体资产;有的甚至和黑恶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其“保护伞”。
群众身边的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的执政根基就不能巩固。五届市纪委三次全会提出,把惩治基层腐败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结合起来,会同政法机关建立问题线索快速移送反馈机制,对每起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案件及时深挖其背后的腐败问题,防止就案办案、就事论事,对专项斗争中发现的“保护伞”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管涉及谁,都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互联网+精准扶贫 让扶贫呈现在“阳光”之下
如何铲除“微腐败”,保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江苏的方案是,建立“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并从淮安开始,扩大到宿迁等市探索实践。
去年6月以来,我市全面采用“互联网+扶贫”改革创新模式,强化扶贫信息互联互通、扶贫资源有效整合、扶贫过程透明监管、扶贫数据分析应用,构建精准、高效、透明的“阳光扶贫”体系,努力搭建面向公众、社会参与、全程监管的扶贫开发信息化平台,着力解决好精准扶贫“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现实问题。
在我市,战斗在一线的扶贫干部苦练“绣花功”——
“我们组在入户督查时对重点乡镇进行重点督查。范围内低保户为2132户,目前已完成核查数1945户,完成率为91%。”“我们组在督查时若发现问题就及时叫停整改。接下来,我们将及时梳理问题线索,逐条查清查实……”1月23日,在宿城区纪委会议室里,宿城区低保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各小组负责人认真汇报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平台优势,通过督查利剑交叉出鞘的模式,运用后台查验、实地走访、随机抽查等多种形式开展督查考核。”据宿豫区纪检监察干部朱冠军介绍,针对发现的问题,宿豫区纪委先后进行短信提醒85次,向7家单位下发《监督问责事项预警提醒单》,开展后进单位约谈提醒2次,比对存疑信息5700余条,有效预防了“阳光扶贫”领域中有可能出现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苗头。
从以上这些足以看出,“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压实了帮扶责任人的担子,使扶贫工作脱虚向实。五届市纪委三次全会对“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建设提出新要求,要把监督嵌入扶贫工作全流程,将系统打造成工作平台、服务平台、监管平台,继续督促落实“611”扶贫资金资产监管体系,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公开、规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从严治党力度必将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也必将遇到种种困难与挑战。宿迁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为指引,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宿纪宣)
林宝金李建辉深入基层开展“河长日”活动
病人急需抢救临沂交警开路送医 煤气中毒患者脱险
12月20日巴州区这些地方将停电
扶贫路上用心做好利民事
辰溪辰阳镇爱心募捐为困难家庭送温暖
重掌“拍蝇”不手软 惩贪治腐树正气
襄城县强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水利部河长制督导检查组来我县检查河长制工作
5万斤珊溪水库包头鱼竞价出让流拍 吃上“本地鱼头”还要等多久?
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月报(第10期)
任永胜督导“四勤联动”城区秩序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服务企业既要“制度”也要“温度” 虹口用政府服务紧密对接企业“核心需求”
郸城县召开元宵节期间禁燃禁放工作推进会
市司法局领导到尉氏县督察调研司法行政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督查专题会议
我市召开“3·15”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
开平街道采取四项措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再现鲜为人知的“后洼遗址”里的有趣故事(一)丹东后洼遗址 震惊世人的考古发现
聚艺书院近半数是中书协会员 首次集体展出120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