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剧《三打》今冬相约在巴黎


届时,《三打》在巴黎舞台上呈现的背景将是全黑色的。
  1月9日下午,绍剧艺术中心上演了一场经典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对于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来说,这并不是一场普通的演出,因为观众席里坐的是从法国远道而来的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的专家评委们。今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期间,绍剧《三打》将登上第八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的国际大舞台。
  在世界时尚之都——巴黎举办的中国传统戏曲节,会是个什么模样?绍剧这一绍兴地方剧种又将如何吸引欧洲观众的目光?这都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法国戏曲专家专程来绍看《三打》
  “就怕睡过头耽误事,特意设了三个闹钟。没想到半夜里还是醒来五六次,每次都不安地看下时间和航班动态。”1月9日早晨6点,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熊香珠,准时出现在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接机处,但她的内心十分焦急。因为,原定6:45到的航班半夜里更改为6:07就到了,但是飞机到达一个多小时后,对方联系人仍然处于关机状态。
  让熊香珠如此上心的,原来是从巴黎戴高乐机场飞来的几位法国戏曲专家。大约在1个月前,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接到了从浙江省文化厅转来的一份邀请函。这是来自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一份邀请函,大致意思是:该中心将于今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在法国巴黎玛拉高夫剧院举办第八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邀请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参加此次演出活动。
  这一次,赶来看绍剧的7位法国戏曲专家是第八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派出的一个考察组,他们要亲眼看一看参演的这部经典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众所周知,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最初是七龄童于上世纪40年代自编自导自演的幕表戏(无剧本的戏),取材于《西游记》中“尸魔三戏唐三藏”“猪八戒义激猴王”等章节。1957年,该剧经七龄童与著名剧作家顾锡东整理改编,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荣获剧本、演出、舞美、演员等多个奖项。1960年,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局组织创作小组集体改编,由顾锡东、贝赓执笔,把原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孙悟空大破平顶山》两剧糅合改编成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戏曲片,制作了普通话和方言两个版本。影片发行至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72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绍剧达到了红极一时的巅峰时期。
  “非常棒!来之前,我们就看过绍剧《三打》的电影。这次现场看,更加震撼。”顾不得旅途劳累,几位法国戏曲专家一到绍兴就直奔绍剧艺术中心看戏。在演出结束后,带队的法国文化通讯部名誉戏剧总监、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法方主席让·皮埃尔·于尔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点赞。
  他告诉记者,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开始于2003年,每两年举办一届,每届邀请6至7个中国不同剧种的剧团到巴黎演出。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届,有二十几个剧种和三十几个剧团来参加戏曲节的演出。在第八届中,除了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还有高甲戏《连升三级》、琼剧《百花赠剑》、陕西碗碗腔《杨贵妃》等。
  演出前两个月,戏票就会被抢空
  那么,中国的传统戏曲究竟是如何赢得万里之外的法国观众的呢?对此,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文化活动部负责人、中国传统戏曲节艺术总监吴钢给出了他的回答。
  吴钢这个名字,在百度百科里的介绍是:旅法摄影家。上世纪70年代,他曾在中国戏剧家协会的《中国戏剧》杂志当过摄影记者,后旅居法国。2003年起,他协助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担任艺术总监。同时,他又是我国著名戏剧家吴祖光与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的长子,在传统戏曲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因此,对于戏曲节这15年来的台前幕后,他是了然于心的。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2002年,这是中国在西方国家设立的首个文化中心,也是向法国观众展示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吴钢告诉记者,中国文化中心选址巴黎,意在为古老而充满生机的中华文明与浪漫多彩的法兰西文明提供一个加强友好对话的平台,为法国人提供一个能够更充分、更全面了解中国的窗口。
  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就创立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成立的第二年。“最初的几届戏曲节,是由文化中心在巴黎铁塔旁边租下一个古老的剧场举办的,演出也只是象征性地在中心的服务台上售票,大部分是送票。渐渐地,戏曲节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即将举办第四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时,巴黎市政府所属的monfort剧场就主动找上门来,希望我们能到他们的剧场演出,他们免收场租费,而且票务、宣传、剧场技术等问题也全部由他们负责,售票款最后与文化中心对半分成。”
  作为亲历者,吴钢最有发言权。他告诉记者,到2016年第七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举办时,票房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场面。“11月底演出,9月,所有的戏票就销售一空了。观众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都是法国人,每天晚上,剧院门口都有很多等退票的法国观众。很多法国人已经成为戏迷,每天晚上都来看。看完戏后,他们就在剧场门口的酒吧喝饮料,讨论当晚的演出,等着演员卸妆后出来,簇拥着演员合影。还有一些法国人在看过戏曲节的演出后,自费到中国学习戏曲,成为票友。他们在中国购置了戏曲服装,经常在法国各地演出,成为中国戏曲的传播者。”
  火爆的场面,很快引来了法国一些演出机构的关注。他们通过戏曲节这个平台,邀请他们喜欢的剧团和剧目再到法国其他城市和地区做商业巡回演出。“可以说,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为大量的、从来没有走出国门的地方剧种架设了一条通往世界的桥梁。”吴钢认为,这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传统戏曲,至今还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同样也能够吸引法国观众。
  事实上,中国传统戏曲节可谓中法戏剧合作的优秀范例。“中国人演戏,法国人评奖”,这是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的一大特色。在法国文化部的认可和支持下,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设立了多个奖项,评选最佳演员和演出团体,以鼓励和促进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播。
  最爱传统戏曲最本真的模样
  1月9日下午,在观看了经典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让·皮埃尔·于尔斯带队的法国戏曲专家组与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就演出细节进行了商谈。
  “我们希望法国观众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戏剧,所以我们的舞台会特别简单,背景只有一块黑幕,灯光也只有大白光,就是希望演员和观众都能专注于这种戏剧本身的风味。甚至,演员的演唱也是不用任何扩音设备的,乐队用的是最小阵容。刮风、下雨、上山、下山等等,也都通过演员的表演体现出来。”让·皮埃尔·于尔斯认为,一切包装的元素都除去后,才是戏剧最本真的模样。
  没有炫目华丽的灯光和舞美,只有一桌两椅的传统戏曲模式。没有任何扩音设备,只有人声表达出的戏曲之美。其实,中国戏曲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虽然简单,却能营造出无所不能的情境来。当然,这对演员自身的表演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无论是从运输的角度考虑,还是根据主办方的要求,我们都必须轻装上阵。”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徐红告诉记者,他们将赶在夏天之前,把重新调整后的绍剧《三打》拍成视频资料送到巴黎。“这期间,有很多地方要做减法,比如要把原先2小时10分钟的演出时长缩短到2小时以内,要把原先70多人的阵容减少到30人左右。同时,也要做一些加法,比如会增加武戏的部分,以增加可看性,加入一些传统绍剧程式化的表演,来弥补舞美的缺失,等等。此外,我们还要邀请专业人士把我们的台词翻译成法文。”
  作为绍剧《三打》的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刘建杨有着十分丰富的海外演出经历。他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和他的绍剧猴戏就渐渐在国际舞台上露脸。日本、韩国、丹麦、德国、奥地利、美国、意大利……这一绍兴地方剧种用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一批又一批外国友人。不过,此前大多数演出,都是以折子戏的方式呈现。到今年为止,绍剧以大戏的形式登上国际舞台仅两次,第一次是去年在日本,第二次就是今年去法国。
  不过,对于法国的舞台,刘建杨也并不陌生。去年11月,建德市婺剧团受到法国演出商的邀请,曾到法国和西班牙进行“美猴王系列”海外巡演,刘建杨受邀成为这场巡演的主演。“法国剧场里的表演都是这样的,没有麦克风,演员完全凭天然嗓音演唱。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开始确实有些不习惯,也有些累,但演到后面几场的时候,就慢慢适应了。”刘建杨认为,这是一种入乡随俗,而且这样的表演方式与当地观众的看戏习惯也是相匹配的。“那里的剧场非常安静,甚至在演出过程中也是很少有掌声的。因为在法国观众眼里,演出中鼓掌会打断艺术家的表演,是非常不礼貌的。但是,在演出结束之后,他们是从不吝啬掌声的,而且这种热烈的掌声会持续好长时间。”
  而在听说了绍剧《三打》即将赴法国表演的消息后,很多绍剧戏迷也发来了祝福。“孙悟空是全世界友谊的文化使者,为绍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摇旗呐喊,为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鼓劲加油,为增进中法两国的友谊贡献力量,祝愿中法友谊之花‘长盛不衰’。”一位姓陶的戏迷这样说。

中央扫黑除恶第2督导组下沉我市3个县(市、区)进行督导
牛城晚报读者俱乐部邀您走进市图书馆
“冬病夏医”提前做好供热准备
合肥车位销售新规 1套房业主最多可买2车位
多措并举扩大秸秆综合利用哈市召开秋季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
绍剧《三打》今冬相约在巴黎
“一体六极”创新互利共生模式
“做好教师”征文优秀稿件选登:师者有爱
李公乐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 会上强调: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深入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安装“门禁”治死角
市纪委发出通知:严明“五一”端午期间纪律要求 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
惠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新址挂牌
东港区举办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班
我局召开全市水利投资会议
江永开展防癌知识巡讲百姓纷纷点赞
高架桥下开商铺搭违建 这家肉类冻品市场乱象该谁管?
关于暂停办理手机公积金业务的通知
高安打造城市5A景区推动全域旅游
广深高速预计未来两天车流量有上升
健全寄递物流行业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