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我们这个店就开了整整三年了!”近日,泰和县西阳山村的村民沙小平自豪地说。三年前,他和妻子段洋凤在村里开办了第一家农家乐。
沙小平夫妻俩早年在广东、福建等地打过工,也开过工厂。随着小孩年纪越来越大,父母也越来越老。夫妻俩回乡创业的念头也越来越强烈。
“现在发展形势这么好,为什么不回来搞个农家乐呢?”2015年5月3日,从外地回来的沙小平夫妇在和朋友小酌的过程中,朋友的一句话惊醒梦中人。
宜早不宜迟,捋起袖子加油干!经过张罗,“天湖山农家乐”就在他们家的屋子里开张了。
取名“天湖山农家乐”是因为小店在天湖山脚下。天湖山,位于泰和县水槎乡,海拔1152米,是泰和县第二高峰。山上有万亩草甸、三尖杉林、杜鹃林、高山茶场,山顶有常年不干涸的湖和宗庙,山下的西阳山村畲族文化浓郁,每年都吸引了不少游客。特别是于2013年启动建设的天湖山风力发电项目成功投入运营以来,吸引了更多游客慕名而来。
借力生态游,带富一方百姓。当地党委政府精心包装了泰和县水槎乡天湖山旅游风景区开发项目,并启动了云上之行自驾游等活动,极力推介当地旅游资源。
“政府都处处为我们着想!我们没有理由背井离乡!”常年在外闯荡的沙飞宇慷慨激昂的话语,代表了所有畲族村民们的愿望。侄子的一席话更加坚定了沙小平“捧生态饭碗”的选择。他说,“我相信家乡会越来越好。我现在尽可能把服务搞好,争取吸引更多的客人。”
“过去,我们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每年都要砍伐不少竹木去换口粮。”村主任沙宗发激动地说:“如今,旅游慢慢搞得风生水起,不少村民挣钱的路子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借力生态游,沙小平不仅开启了农家乐挣钱之路,他还积极加入到当地脱贫攻坚的行列当中,每年都投入不少资金收购村民们的沙参、茶油(木梓油)、野生香菇、蜂蜜等山里特产,从中挣点差价,方便了村民又让天南地北的食客们有机会买到山里的特产。遇上贫困户的产品,他只不过是当个“二传手”。今年,他光投入沙参的现金就达5万多元。
西阳山旅游开发带来了便利,也带动了当地村民生活观念改变。当地人依靠砍伐竹木当柴烧的习惯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49户畲民都用上了沼气。自2007年推广使用沼气以来,水槎乡畲族村林业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森林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
西宁中区拆除不规范门头广告157处
砀山酥梨搭上电商“快车”
我市8县市启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网络平台
传扬市民自己的好家风故事 《丽水好家风》出版发行
2017年全市年终流动现场会走进泸县
端起生态碗 放下啃山刀 ———泰和畲族农民尽享生态红利
湖北3地最新干部任免:一副市长被免职
川桂南向通道大宗散货港区项目
乘客落下万元名牌手包 的哥孙东文花40分钟赶回公司上交
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召开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座谈暨居民区法律顾问结对签约活动
春节慰问送温暖 精准扶贫暖人心
抬高底部 提高品质 上海持续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
阅读伴成长 书香浓社区
四类主体可投保疫苗保险
曾锡隆等市领导观摩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演练(高州)现场
女子在昆明被打案一审宣判:被告人犯寻衅滋事罪判两年
快速公交B1、B2线将设“婴儿车空间”
餐厅关闭,没用完的充值卡找谁退?
我市召开“多评合一”培训交流会议
丝路国际电影节搭起文化交流新平台 西安呈现开明开放现代时尚的国际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