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新闻网讯 我市鼓励创新农村经营模式,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根据《淮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7—2025年)》,计划到2020年,我市将培育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200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到2025年,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数量和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实现新突破。
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我市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一批在全国、全省居行业前列的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继续推进凤凰山、百善两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现代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提高农业附加值。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的中坚力量,为此,我市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壮大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专业经营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经营水平。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全程土地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服务托管。
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过40%,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2000家和1500家;2025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进一步提高,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数量进一步增加。
为了健全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我市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发挥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继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控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积极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
我市还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维护服务组织和农户的合法权益。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积极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增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为农生产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记者 黄顺
纸红心犹暖 墨香福更长
天津航空月底开推差异化服务 经济舱不提供免费餐食
省人大到道里区专题调研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落实情况
商丘市进一步健全完善兜底保障体系
旅游资源优势如何充分展现?——研学旅游“热袭”港城带来的思考
淮北市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沈丘县纪委监委开展“孝廉文化进校园”活动
我市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工作启动
杨习礼独奏音乐会圆满落幕 零距离欣赏高雅艺术
滨州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发案数”和“财产损失数”实现双下降
中国石油日照分公司精准施策促进客户回流
乘客背包失而复得 公交员工婉拒酬谢
交警“一校一策” 和平一校门口“清亮”多了
市民政系统春节期间发放慰问金(品)和救助金价值1421万余元
项目名称 一品天下·蓬安会客厅
春季行情基本结束 短线不容乐观
六安遭遇暴风雨袭击 碧桂园工地围墙坍塌致6死多伤
上海出台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若干意见 助力“五个中心”和自贸区建设
市特奥会开赛
渭南经开区黑骞路及省道201经开段绿化亮化提升改造工程SG1-7、JL1-2标中标候选人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