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巍到魁星山观摩石刻。记者 晋君 摄
今年69岁的郑巍老人居住在阳台山社区,他平时喜爱钻研厦门历史文化,尤其喜爱探索厦门摩崖石刻的历史文化。
郑巍在无意中发现中山公园里隐藏着一座小山———魁星山。尽管中山公园人人皆知,但即使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也鲜有知道中山公园里这座小山。别看这座小小的山只有大约30米高,上面可是有十多幅摩崖石刻。
郑巍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进行考证,得知魁星山原是清代福建兴泉永道署后花园,清末历任永道道尹曾在此山题字。郑巍还把每个碑文的题字者身份和历史文化背景都找到了。
据悉,从唐代到清代,厦门本岛都隶属于同安县管辖。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永道移驻厦门,全称“福建分巡兴泉永海防兵备道”,管辖兴化、泉州二府以及永春州(兴、泉、永),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加授“海防兵备街道署”道署官衙旧址就在公园南路2号的大院内,大院后面紧邻着的就是道署的后花园———魁星山。此道署衙门自雍正年始建,历时十三年建成。后经历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修葺拓建,颇具规模。
郑巍告诉记者,魁星山视野开阔,古树覆盖,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山虽小,却算个“风水宝地”,也镌刻了厦门近代史上沧桑记忆的一页。
郑巍说,在游览历史文化景点时,他不单欣赏景色,每到一处还要考证景点历史背景、人物传奇、名人身世、诗句典故、石刻史迹和碑记故事。
“我对厦门‘八大景’及其他景点的摩崖石刻都感兴趣,而且对有些景点还考察观摩了四、五次。”郑巍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次去景点,都会带着老伴,先走马观花观摩一遍,拍下照片,回家后自己再进行认真、深入地考证,之后再回去景点反复观摩。
郑巍认为,通过查阅资料,把各景点文化人物串联起来。这样,才能让各景点变“活”。例如:明代的丁一中、清代的黄日纪和王步蟾、近代的黄仲训等文人墨客的题字都出现在各景点,把这些古代、近代名人的题字串联起来,就仿佛了解了他们当年在厦门生活时的心境。
郑巍觉得,靠自己挖掘厦门历史传奇,是他最大的幸福。
乾州油库举办消防应急演练
安陆3年建设改造7万厕所
云二医举行2017年度总结表彰暨迎新春年会
深圳交警对2018“斯杯”篮球赛体育馆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控
乃林镇兴隆庄村党建引领促发展惠民生
老人发现中山公园魁星山 十多幅摩崖石刻见证厦门历史
市民春运出行享福利 火车、汽车、飞机票价全优惠
“佛罗伦斯”袭美造成至少14死 引发“历史性洪水”
扶贫领域以案促改 改出基层四大变化
曝《魔道祖师》粉丝人肉网友致其自杀 网警已介入
【专家谈】凌晓明:“中国展望”助推第二个“金色十年”再飞跃
回龙观天龙苑社区地下空间变身消防科普基地
至少65%的产业发展基金出资额需投向市内项目
关于公开征求对《肇庆市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扶持办法(再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谱写残疾人事业新篇章
民权县副县长孟祥亮出席伯党乡社会扶贫公益超市资助星级文明户启动仪式
唐山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丰润区燃气输配工程项目(五条道路旧有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施工二标段
宝安区福海街道桥头学校启动儿童友好型学校创建工作
团省委追授曾翙翔同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
台风夜不停歇 海口120风雨中守卫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