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城市的勃勃生机。市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巩固和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果,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物质富和精神富、人文美和自然美的有机统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提升贵阳的历史厚度、人文高度、价值深度、形象风度、魅力温度。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近年来贵阳取得的成绩值得骄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李云说,贵阳连续三次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以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和道德讲堂为主阵地的理论宣讲和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在贵阳大力开展,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党的十九大为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李云说,下一步,我市会继续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落实“共创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重点加大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六大行动,完善“贵阳楷模 时代先锋”、道德模范的选树宣传和帮扶救助机制,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同时,我市还将积极拓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打造诚信贵阳,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城市文明的提升,不仅要巩固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成果,更要挖掘和培育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城市的颜值、气质和品质。”贵阳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洪兵说。
近年来,贵阳市以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着力夯实示范区运行的基础,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打造了蕴含传统文化的孔学堂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教化基地、中国阳明文化园、阳明历史文化街区,并根据区(市、县)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合理规划建设文化设施,打造“一城一品”的区域文化品牌。
“通过探索运用‘城乡’三变的方法,加大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将是贵阳市未来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洪兵说。
随着“爽爽贵阳”城市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文化在融合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贵阳市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一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民族文化、时尚文化演艺节目和阳明文化、民族文化、“三线”文化等一批特色文化名片的推出,使贵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逐渐提升。
“文化是旅游之魂,随着阳明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被深入挖掘,极大丰富了贵阳的旅游资源,为贵阳打造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提供了更坚实的文化基础。”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袁云龙说,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高考志愿填报》特刊出版
鹤山区开展“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
汝阳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赴孟津县交流学习
滁州市多措并举提升代理机构服务水平
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提升城市气质构建美丽家园——中共贵阳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解读之四
翁杰明在我市调研汽车产业基地建设
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典型问题
爱心理发师免费为养老院老人理发一年多
雅安综合客运枢纽工程内外装修有序推进
“糖尿病足规范化诊疗”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举办
文艺路街道举办“绿色环保 健康湖南”知识讲座
社区公益活动多 晚会表演大家来秀才艺
长假结束,节后综合征登场
团风“五员合一”公益岗位补齐扶贫帮扶短板
博罗新农村建设及精准扶贫获捐赠
为群众接种疫苗
曹妃甸三农场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提效能"专项监督检查
专家对《昆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进行审稿修改时提出 适应“创文”形势需要 体现昆明特色
徐立京调研屯首村脱贫攻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