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伟: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

泰安新闻网记者 陶园园
他是一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衣着朴实,笑容憨厚,十年如一日,始终奔波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他是百姓心中的“活雷锋”,是老人们眼中的“好儿子”,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他,就是岱岳区天平街道办事处池子崖社区大学生村官刘如伟。
有人说,有他的地方,就有温暖。热情、勤劳、善良,是他身上的标签。“雷锋永远是我的人生榜样,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我年轻,替大家多做点事情,心里觉得特高兴。”在池子崖社区,“有困难,找小刘。”一时间成为了大家的口头禅。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从泰安市最美志愿者、山东省优秀大学生村官、山东好人到山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刘如伟的为民服务之路一直在延伸,在拓展。
“小刘工作室” 菜单式服务更贴心
“不干则己,干就干好。”2008年,初到池子崖社区的刘如伟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来。因为对社区不熟悉,他就挨家挨户走访调查,一笔一划整理成“民情日记”。不到三个月时间,他跑遍了社区里的家家户户,记住了每位村民的名字。
“光我熟悉村民不行,村民也得熟悉我,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平时走在村子里,只要见到乡亲们,刘如伟都主动上前攀谈,唠唠家长里短,问问生活琐事。村民遇到急事难事,刘如伟都乐意帮忙。很快,乡亲们就知道了这位热情憨厚的小伙子,在街上遇见,都会招呼一声“小刘,没事到家里坐坐”。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社区里找小刘帮忙办事的人越来越多。灯泡坏了、水管裂了、水电费没人交,银行卡找不到了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汇聚到了小刘这里。“能办的事情自己干,办不了的找人免费干。”看到社区里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生活不方便,刘如伟就将这些老人的情况熟记于心,定期走访慰问,尽最大努力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平时孩子上班离得远,多亏了小刘前前后后的忙活,我们遇到事情也都先给小刘打电话,他总是一喊就到,这些年辛苦这孩子了。”今年80岁的鲍立英大娘和79岁的施林章大爷说,“小刘人老实、热情,喜欢助人为乐,就像我们的亲儿子一样。”
为了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2015年,在社区党支部的支持下,刘如伟牵头成立了“小刘服务室”,并公布了24小时服务热线。从最初的3个人再到现在的100多名志愿者,“小刘服务室”不仅可以帮忙办低保,提供法律、政策、市场信息、劳动力需求信息等咨询服务,还能帮忙联系水、电、有线电视的安装和维修,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
“小刘工作室”,让全社区几千名群众不再有难事。“平时走在大街上,居民们见了都喊我一声小刘,特别亲切。”刘如伟说,虽然自己做的都是小事,但是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和信任,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五点半课堂” 为家长排忧解难
“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城里打工,平时都是我在照顾他,其他的还好说,但是孩子的作业我根本看不懂,只能干着急。”在一次走访中,朱敬浩的奶奶施大娘向小刘反映,孩子的作业问题让她很头疼。细心的刘如伟发现,社区里很多孩子,放学后无人照顾,作业也得不到辅导。
针对中小学生下午放学早,家长没下班无人照看的情况,在刘如伟的提议下,社区成立了“五点半课堂”,免费帮着照顾孩子。社区专门腾出一间80平方米的会议室作为“五点半课堂”的教室,黑板、桌椅、投影仪等设备一应俱全。社区志愿服务站给“五点半课堂”的孩子提供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和两处室外健身场所。孩子们可以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做作业、学习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等。“五点半课堂”解除了施大娘的烦恼,也避免了很多家长担忧的孩子安全和学习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放学后,直接到“五点半课堂”学习。“以前,工作忙的时候,我都会把孩子放到五点半课堂,现在不忙的时候,我也会把孩子送来。”社区居民刘秀丽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正在上小学三年级,放学后特别喜欢来这里,不但安全有保障,还可以看书、做游戏。学习遇到困难,孩子还可以随时请教志愿者老师,家长特别省心。
2015年下半年,在“五点半课堂”的基础上,刘如伟又联合泰安市流浪儿童救助站创办了“漂流书屋”,联系了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免费为社区学生提供课业辅导,开展了一系列的亲子教育活动。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老百姓心里有面镜,知道你是浊还是清”。刘如伟用一颗对人民群众的火热之心和一片对辖区群众的赤子之情,获得了称赞,更赢得了民心。
“新时代雷锋” 让青春闪耀光芒
刚来社区不久,刘如伟就赶上了池子崖社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为让居民早日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他和党员群众加班加点赶工程抢进度。那段时间,刘如伟黑了,瘦了,嗓子也哑了。
2009年11月下旬,入冬以来的一场大雨不期而至,而此时离居民集体回迁的日子还不到半个月,回迁区内还有4000平方米的路面硬化没有完成。为了能够如期完工,社区安排刘如伟担任工地“监理”。那天一到施工现场,工人们就把怨气撒到了刘如伟身上,因为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工人们只能大冷天在雨里空等着。了解情况后,刘如伟马上跑到混凝土搅拌站,催促加紧供料,搅拌站工作人员也是一脸委屈,因为天太冷,水管流不出水,搅拌站的水箱也被冻住,混凝土没法搅拌。刘如伟赶紧找来柴草,给水箱烤火。几次往返奔跑的刘如伟浑身泥浆,头发上的汗水结成了一层冰。一个多小时后,混凝土供应终于恢复正常了,但第二天刘如伟却因高烧倒下了。
“没见过这么拼命的小伙子,这就是新时代的雷锋啊。”看着刘如伟天天奔波忙碌的身影,乡亲们感叹,有这样的大学生村官,是他们社区居民的福气。
“为民做好事从来都是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刘如伟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我们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始终把雷锋精神放在心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互助奉献,用实际行动做好新时代雷锋的接班人。”
十年韶华积淀,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在学习雷锋的道路上,刘如伟把“人民”刻在了心里,也把自己的青春融入到了池子崖社区居民的幸福梦想里。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哼唱着这首经典的雷锋之歌,刘如伟为民服务的脚步愈加匆忙、有力。

市新思想宣讲团走进雨花台区
广东省第四批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中山市工作动员会召开
同心而行,为残疾人传递爱的符音
市政协十三届八次主席会议召开
80个职能部门参与制定 厦门“惠台60条”实施细则出炉
刘如伟: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
省内异地就医不再限医院
郴州市政府召开五届五次全体会议
高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素养大赛展“师美”
湖北孝感现“托举哥” 辅警5楼托举男童5分钟
李建新深入犍为县调研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
做永不褪色的红丝线
上杭古田会址景区油菜花进入盛花期 上万游客前来观赏
辰溪县第七届十大道德模范评选正式启动
东升派出所抓获一名吸毒人员
秦皇岛开发区西区工商局重拳出击保健品乱象
耿彦波赴太山景区现场办公
昭化区“东延西拓”提升广元东部新城形象
一座正在崛起的工业“航母”
矿工老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