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福州参加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报道。一下飞机,在福州长乐机场接站处的迎宾系统前,记者往屏幕前一站,伴随“叮”的声响,便通过快速“刷脸”,完成了参会信息识别。
记者了解到,本届峰会上,在福州长乐机场、福州站以及福州南站等地,主办方均设置了人脸识别系统,以便参会嘉宾、记者们抵达后可以迅速办理报到手续。
此外,在峰会会场门口,所有的入口都设置了刷脸闸机,通道口机器可以自动识别参会人员信息,判断是否可以放行。记者经过闸机体验时,几乎不需要做任何停留,短短数秒即可通过,通行效率大大提升。
“从机场到酒店再到会场,人工智能体验串起了多个生活场景,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科技魅力。”峰会“刷脸”应用技术提供方、依图科技联合创始人朱珑告诉记者。
除了人脸识别体验,本届峰会处处蕴含着“智慧”元素,多项新技术新产品提升了会务的智能化。
“峰会停车场在哪”“数字海丝分论坛议程有哪些”……问会情、找展位、查交通、看天气,会场内50余台ai(人工智能)导览机都能为大家一一解答。“为了让导览机变得更聪明,过去一个多月里我们找了1000多名员工密集测试。导览机能像人类一样自我学习,在测试中变得越来越聪明。”设备提供方、网龙网络公司开发总监方振华说。
记者还看到,这些ai导览机上的卡通人物设计,包含了菲律宾、老挝、马来西亚等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国际友人形象。其间,有嘉宾对着导览机话筒说“换个形象”时,导览机会实时转换形象;现场还有人说“跟我拍张照吧”,导览机也会迅速切换至拍照模式,并在屏幕显示二维码,供人们扫码获取合影照片。“未来ai设备将更加智能化,会在越来越多的生活、工作场景中给用户带来帮助。”方振华说。
指尖如飞、敲击键盘,在以往的一些大会现场,人们常能看到速录员飞速码字的场景。然而,在这场峰会的各个会场里,记者并没有找到速录员的身影。原来,峰会使用的“讯飞听见智能会议系统”不仅能为会场提供中英文实时转写,还可以协助多家媒体完成峰会开幕式和分论坛文字直播,基本做到了嘉宾发言结束即可生成发言文字,且标准普通话的转写准确率达95%以上。
以往观众们要进入类似的大会场馆多需要凭票,但本届峰会完全使用了扫码入场。峰会期间,“e福州”app软件上专门开设了“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界面,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人员,在完成了实名认证到达会场入口后,点击界面上的“入口身份码”标识,通过闸机扫一扫即可进入峰会现场。
人脸识别、ai导览机、智能会议系统、扫码入场等智能应用,让不少嘉宾和观众大开眼界。深鉴科技创始人、ceo姚颂与记者聊起这些智能体验时不禁感叹:“我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感受到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成果,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全面融入生活中,不再局限于几个领域。期待未来能够有越来越多便民、惠民项目落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智慧化。”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4日 07版)
钦北: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帮办服务
冷水滩区重点项目全轮驱动势头强劲
入伏后,内江未来三天晴热为主
买卖二手车 过户的那些事儿您得注意
济南政府发“红包” 给予重点企业2个引才配额和20万元引才资助
参会记者的“数字生活”
湄洲岛:妈祖祖庙景区管理处成立党支部
市三防办到高明检查重点环节落实情况
市商务委召开服务贸易联席重点区域工作会
竞秀区“千人领军培训计划”落地生花——送给教师的“节日礼物”
医保特殊慢性病 待遇享受限制取消
“七五”普法迎“期中考” 南京这份成绩单太赞了!
安乡围庵小学召开防震减灾安全周交流会
西湖:北山街道军警民民生实事项目启动
中城街道北门社区举办"迎中秋"暨扫黑除恶宣传系列活动
即日起至8月15日,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可免费补种
我市5个项目入围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项目
萌娃共庆乐翻天
华容严查餐饮无证照经营
振安区组织召开2018年重点工作推进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