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方面,目前已基本开放,保留限制的主要是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行业,现在这些行业已经具备开放基础,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释放出我国制造业扩大开放的强烈信号。
开放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在不断的开放与创新中,中国制造拥有了面向世界的海量供应能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征程中,面临新工业革命机遇,更需敞开怀抱,在开放包容中实现质量、效益、动力变革,增强竞争力,迈向制造强国。
扩大开放,是新时代大国制造的底气与自信。走过长时期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联合国公布的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 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完备的产业链条、适应全球标准的品质保障体系、一批核心技术突破,为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打下坚实基础。面向未来,中国绝不会靠封闭来保护竞争力,有底气和信心在扩大开放中找准价值链新坐标。
以汽车为例,多年引进吸收创新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在产业效率与规模提升的背景下,加大开放力度,突破对自主品牌的“保护期”,不仅不会对国内车企造成较大影响,更有助于鼓励竞争,激发先进技术融合创新,提升产业综合实力。
扩大开放,也是面对时代机遇的必然选择。如果说前几次工业革命催生了生产要素和贸易产业的全球化,那么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则加速了全球协同的创新步伐。
5g的发展集纳了多国智慧,人工智能背后是全球范围的创新生态……越是革命性变革的技术,越诞生于协同演化、动态开放、生机勃勃的创新系统。一个国家要抓住机遇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资金和人才等投入,更要打开大门,融入世界,促进创新要素的互动。中国把握住了历史前进的逻辑,在《中国制造 2025》重点发展领域中,将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构建一视同仁的发展机遇等融入其中,致力于在开放融通中实现共赢。
扩大开放,更将拓展中国制造与全球互利共赢的大平台。土耳其安伊高铁、印尼雅万高铁……短短数年,中国高铁合作遍地开花,领先的技术、过硬的品质、优质的服务惠及更多国家。从基本建设到成套装备,从高精尖技术到制造服务,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中,中国制造带来的发展红利日益为全球共享。
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随着一系列开放创新举措的推出,中国制造必将加快迈向中高端,全球竞争力亦将大幅提升。
(张辛欣)
株洲市统计局“七措并举”为实现经济发展“开门红”做好统计服务工作
关于威海市京剧团设立法定代表人的公告
商丘市检察机关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走进两河口)软硬兼施 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孝感大学生村官记录投稿平台开放
中国制造:更开放 更强大
一名年轻女凌晨静脉割断伤口很深 自称被刀割
平阳县启动文化送基层系列活动
投身“五城联创” 建设美丽山城
醴陵孙家湾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是怎样炼成的?
覃塘区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调研组到各乡镇开展调研工作
北京市公租房项目已惠及10多万居民
云南将开展“绿色食品牌”评选活动 第一名可获奖金100万元
闲适生活最完美
俄罗斯音乐喜剧《拇指姑娘》登陆三亚
衢州学院开展2018 体育嘉年华活动
青岛下月将整治21座桥 包括杭鞍高架海尔路立交桥等
王国生:保持政治定力 深化整改落实 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
德外长:欧洲不能依赖美国 须重新衡量美欧关系
共谋鸡西发展 同绘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