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西峪村发现神秘瓷罐


极有可能是侵华日军生化部队使用的盛装生化武器的瓷罐
  2014年,在沁水县十里乡西峪村,晋城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人员发现了一个黑色的柱形瓷罐。虽然罐体出现了破损,但罐体形制轮廓基本保存完整,其顶部有一颗五角星,周围自左至右有“乙第一八二四部隊”字样。
  今年4月6日,沁水县委、县政府及晋城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等单位,在西峪村,为开国中将周希汉在抗日战争中夭折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墓碑举行揭碑仪式。仪式结束后,该协会负责人杨兴瑞、元小爱等人又想起在村里发现的那个写有奇怪字样的瓷罐,“瓷罐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经过多方求证并通过与网上图片比对,这个在西峪村发现的黑色瓷罐,极有可能是侵华日军生化部队使用的盛装生化武器的瓷罐。
沁水县西峪村发现的瓷罐。
祁县发现的侵华日军使用过的毒气瓷罐。
  沁水县西峪村发现一个奇怪的瓷罐
  5月8日,晋城市传统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元小爱回忆了当年发现这个瓷罐的经过。
  2013年4月11日,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影《战将周希汉》,在阳城县北留镇史山村开机。担任影片制片人的元小爱,从周希汉之子周太安赠送的《周希汉中将》一书中得知,抗战时期周太安有一对未满两个月的双胞胎姐姐夭折在沁水。
  2014年间,受周太安委托,杨兴瑞、元小爱等人,数次前往八路军129师386旅驻地——沁水县十里乡西峪村,寻找周希汉将军那夭折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埋葬地。
  在西峪村,当年周希汉等人居住过的王家院楼上,杨兴瑞、元小爱等人发现了许多在抗战中留下的“老物件”。
  当时的情形,元小爱历历在目:“有木质饸饹床、木勺、桌、椅、杆秤、汽油桶、筷筒、钢盔、日军刺刀、子弹等。”当时,放在木桌一侧角落里的一个破损黑釉瓷罐,也引起众人的注意。布满灰尘的瓷罐顶部出现缺口,其顶部中央有一颗五角星,周围自左至右有“乙第一八二四部隊”字样。这个瓷罐高27厘米,上圆面直径33厘米,下圆底直径31厘米,罐底无字。当时,由于罐体破损瓷片找不到,所以无法判断罐顶是否还有其他字体缺失。
  当时,前往西峪村是为寻找周希汉将军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埋葬地,所以围绕瓷罐产生的疑惑暂且搁置下来。
  这个神秘容器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虽说时隔了三四年,但“瓷罐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的疑惑,始终困扰着元小爱等人。
  元小爱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了一条消息。这是2014年9月17日《黑龙江日报》的报道: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3周年,由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联合四川建川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为了和平收藏战争”抗日战争专题展览在“七三一”陈列馆举行。在当天的展览开幕式上,四川建川博物馆向“七三一”陈列馆捐赠了二战历史文物70件,其中包括日军一八二四细菌部队所使用的瓷罐等物品。
  这条消息中出现的“一八二四”“部隊”“瓷罐”等几个关键词,让元小爱感到很熟悉:“这不是与在西峪村发现的那个瓷罐吻合吗?”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核查,并通过与网上相关图片的比对,杨兴瑞、元小爱等晋城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人员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瓷罐极有可能是日本侵华期间使用过的化学武器专用容器。
  据查证,“乙第”通常是用在二战时期的日军部队番号中。一般来说,甲种部队是正规军,乙种部队是辅助军。“乙第一八二四部隊”,就是乙种第一八二四部队,是日军在中国北方活动的一支细菌部队,主要负责投毒和使用化学武器,专门研制化学武器。
  如此说来,在西峪村发现的这个瓷罐,可能就是当年这支部队用来盛装化学毒气或细菌的器物,然后运至中国各地战场投放使用的。
  外形一致的侵华日军“瓷罐”国内还出现过
  在山西,发现侵华日军使用过的毒气、细菌等生化瓷罐并非一例。
  据2015年5月26日《山西日报》报道:2015年5月11日下午,祁县摄影爱好者冯静武、安喜频在该县来远镇盘陀村发现一个侵华日军使用过的毒气瓷罐。该罐为一个黑釉瓷罐,上为圆面,非常清晰地弧形写着“乙第一八二四部隊”,中间有一五角星图案,旁边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形小口。此罐高27厘米,上圆面直径33厘米,下圆底直径31厘米,罐底无字。在写有“部隊”字样一边,从上到下有一块约15厘米宽的缺口,破损瓷片未找到。
  这个在祁县发现的瓷罐,与沁水县西峪村发现的瓷罐一模一样,只是西峪村发现的瓷罐破损部位,恰好在罐顶的圆形小口部位。祁县日军瓷罐的发现,正好将西峪村发现的日军瓷罐缺损部位“完整复原”。
  祁县史志办整理编辑的《祁县抗日烽火》一书记载,该县在抗战期间发生过两起事件,或许可以旁证日军在祁县应用过化学毒剂:1938年3月19日,路经祁县官厂村住了一夜的日军大队走后有4人返回,说丢失了一个防毒面具,翻出来后,他们将7名村民抓了起来,途中将1名村民刺死,其余6人被投入枯井活埋;1943年9月13日,20多名群众被日军扫射死或刺死。日军指使汉奸往水井内投放了毒药,又使20多人中毒惨死,100多人中毒生病。
  经网上查询,类似的侵华日军生化武器瓷罐还出现在安徽省定远县炉桥镇正善红色收藏馆。这家拥有各类藏品150余万件的民间博物馆内,摆放着一个日军存放生化武器用的瓷罐,罐体上方印有“乙第一八二四部隊”的字样。
  “可以确定,这个生化武器瓷罐就是日军侵华的又一证据!”5月9日下午,晋城市文旅委文物科科长张建军仔细查看了西峪村发现的瓷罐,并与网上其他地方出现的日军瓷罐进行对比后做出肯定的回答:“侵华日军当年使用的武器炮弹被发现较为常见,但盛装毒气、细菌等生化武器的瓷罐,在晋城发现还是首次。作为见证侵华日军对中国军民使用化学武器的罪证实物,这只瓷罐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目前,沁水县十里乡西峪村已将这个瓷罐妥善保管,希望以后有关部门能对此再做一次更权威的文物鉴定。
  78年前侵华日军曾制造“沁水西山惨案”
  侵华日军生化武器瓷罐在沁水被发现,并不令人奇怪。
  78年前,占领了沁水的日军曾经制造了惨绝人寰的“西山惨案”!
  5月9日,记者就此采访沁水县新闻办主任贾丑林。他拿出一本2008年县党史办编写的《沁水烽火》。据《沁水烽火》记载:1940年4月12日,日军第四十一师团有冈部侵占了沁水城后,将魔爪伸到了西山村。西山村位于县城夫妻岭的山腰,距县城约10公里,是一个仅有一座院落、40余间房屋的小山村。由于当时日军占领了县城,四处骚扰,因此,附近各村村民常来西山躲难。当年7月9日8时左右,天下着雨,驻在县城的5名日军,由汉奸便衣队领路,携带着毒气弹、防毒面具和枪支,杀气腾腾地闯进了西山村。在西山村避难的有西关、廉坡、杨山等村的80余名村民,整个院子的各房间里都住满了难民。日军一进村,立即架起了机枪并将大门封锁,3名日军对年轻妇女兽性发泄后,戴上了防毒面具,将妇女驱赶进人群,然后便在院里投放了两枚毒气弹。
  毒气熏得人们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一些村民挣扎着艰难地爬到屋外。日军看见了,扑过来又是一阵刺杀,这些挣扎出来的村民全部惨死在雨天的大院中。
  午后,穷凶极恶的日军开始纵火烧房。在这起惨绝人寰的血案中,日军毒死、刺死、烧死的共80多人,仅有马喜凤、崔学恭等3人得以幸存。
  从沁水“西山惨案”来看,日军曾经在沁水使用和投放过毒气等生化武器,而在西峪村发现的瓷罐,极有可能印证了侵华日军在沁水所犯的这段罪恶历史。据《山西晚报》

高考表情丨高考落幕!考生们自信走出考场
市相关部门全面整治市区示范路段香洲路
渣土车追尾货车 疑因一女乱跑逼停前车
引路出城破与立的历史机遇
刘文强现场调研民生实事工作进展情况
沁水县西峪村发现神秘瓷罐
我市着手整治火车站周边交通乱象
公安局:部署加强元旦安保工作
通城晒价台第438期——2017年11月13日南通市区部分超市 调味品 价格
大孤山经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小组走访企业
江西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公布,宜春有2个!你去过吗?
南山区2018年上半年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
兴文县太平镇打好“三资牌”壮大集体经济
海上部分全线贯通!三门湾大桥离年底通车又近一步
确定了!三明60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获高级职称!
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果显著
磨砺尖刀
市局积极参与养犬立法工作调研座谈会
上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
25.7℃初春若夏